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山东农业大学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防骗“组合针”增强免疫力

2016-09-15 作者: 王桂利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刘群英 许 盈
   
  “冒充同学和朋友,一接电话急事有。冒充熟人要借款,三句四句离不开钱……”
  8月29日,山东农业大学开学第一天。下午下课后,一场由学生自编自演的“快闪”《防骗歌》,在该校南校区综合楼广场上演,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观看。林学院学生韩杨说:“把经常遇到的诈骗骗术唱给我们听,提醒我们远离电信诈骗陷阱,寓教于乐,学生好接受。”
  这是山东农大学生防骗安全教育的一个小片段。学校学工处处长王群表示,山东农大为学生打防骗教育的“组合针”,切实增强了学生对电信欺诈等安全问题的“免疫力”。打“宣传针”强化防骗意识,打“调研针”摸清安全底数,打“教育针”防骗无缝覆盖,打“应急针”构筑安全屏障。入学教育、安全课堂、就业指导、创业模拟,处处都渗透着防骗等安全教育的内容。学生有什么拿不准的,都会跟老师们说说,请老师帮忙分析分析,“这个企业靠谱不靠谱啊”“这个信息是真是假啊”。有了学校的指导,同学们对各种骗术就有了警惕和识别能力
  从《小鲜肉们的入学攻略》到《跟毕业生说说心里话》,山东农大把防骗教育“絮絮叨叨”地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并转化成同学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通过微信发布、微博收听、歌声传递,真正做到了入脑、入心。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的新生迟豪君尚未入学,便收到了学校发去的报到指南和防骗知识。他说,“学校的新生群、微信号、网上报到系统,发布的都是我们想知道的信息。骗子想骗我们,没那么容易。”
  每个学期,山东农大学生都会收到一份问卷,有纸质随机发放的,有通过网络发布的,还有问答座谈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同学们安全意识的变化情况,哪些方面大家重视了,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大数据一分析,一目了然。安全底数摸清了,做起工作来有的放矢。通过问卷分析,学校曾了解到学生中有网络借贷的倾向,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了严重事件的发生,并为地方有关部门处置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
  山东农大还建立了涉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13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妥善应对各类学生安全事件。
  “不能因为宣传了、调研了、教育了,‘预防针’打了,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我们要做到无论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尽最大所能把对学生的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用制度和行动为学生搭建起维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山东农大副校长朱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