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点

刘兴文: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课

2016-08-12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8月,正是寿光众多蔬菜温室大棚闷棚之际。
  今年,古城街道杨家庄村西红柿大棚种植户王明章,没再往棚里施用鸡粪和稻壳,而是代之为煮熟的玉米和石灰。新办法,来自寿光高级植保师刘兴文。
  王明章种大棚25年了。近几年,王明章发现,无论使用再多的肥料和鸡粪,西红柿的产量不仅没提高,反而有很多死棵、裂果现象。“咋回事呢?没少用心,没少施肥,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咋就上不去呢?”王明章很疑惑。
  今年6月7日,王明章在村里遇到给百姓讲课的刘兴文,就把他请进自家大棚里诊断一下。刘兴文看到,大棚土壤里长了绿苔,板结严重,还有盐渍化。“绿苔是长期用氮磷钾肥料过多形成的。你用的肥料过多,在土壤里都形成肥害了。土地需要养一养了。”刘兴文告诉王明章。
  按照刘兴文的指点,王明章今年闷棚时,使用煮熟的玉米软化土壤,激发沉淀其中的肥料,再撒上石灰,给土壤“消毒”。
  “我原来觉得,肥料用得越多越好,哪想到过犹不及。”王明章说。
  “寿光农民不缺种植经验,缺的是均衡合理施肥的观念。”刘兴文说。
  “在大棚营造的温室环境中,蔬菜生长快、产量高,需肥量自然就大。所以,根据蔬菜需肥规律的大量施肥没有问题,但是不能过量施用化肥。问题在于,这些年农民在种菜中形成了‘多施肥、多产出’的不科学的经验。”刘兴文说。
  “刚种菜时,地里稍微撒些尿素,蔬菜产量就有明显提高。建一个大棚要投入8至10万元,谁不想多用点化肥,地里多出点菜,多挣点钱。”文家街道王端宇村党支部书记王向民说。
  “在2000年前后,寿光蔬菜发展重点还是追求产量,大水大肥到了顶峰。后来才慢慢转变到量、质并重,更追求质量。”刘兴文说。
  针对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及次生盐渍化现象,寿光2010年就启动了“沃土计划”,推广生物菌肥改良土壤,激发土壤活力。
  据了解,前些年寿光农民种一亩西红柿,一年要投入10立方鸡粪作底肥,以及300公斤化肥、1至2公斤左右的叶面肥,黄瓜用肥量就更大了。《寿光农业结构类型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对策》显示,寿光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投入量是全国平均值的4倍。一位常年在寿光从事科研的人士开玩笑说:“可以把寿光的土壤直接拉到外地做肥料。”
  刘兴文认为,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有机质含量降低、活性微生物减少,种出的“瓜没瓜味、果没果味”,产量不断下滑,甚至出现“死棚”的现象。
  “更严重的是,土壤的失衡导致病虫害不断增多。再加上大棚里温度高、湿度大、不透风,病虫害治理难度更大。同时,农药越打越多,让根结线虫简直‘无药可救’。”刘兴文说。
  连续两年按照刘兴文的“方子”施肥,文家街道八里村王吉义的黄瓜大棚出现了蚯蚓。王吉义用手挖了挖土壤告诉记者:“你看,这土多疏松,浇水后易渗透,不板结了,蚯蚓都出来活动了。”
  之前,看到王吉义的大棚土壤板结,刘兴文建议他使用生物酵母。“第一年就看到了成效,黄瓜瓜条直,没有空心,口感也好。今年,土壤有了大变化,科学施肥真管用。”王吉义说。
  早在2003年,看到众多农民被假肥料所害,也为百姓不合理施肥痛心,刘兴文决心研发出生物酵母,改良土壤。历经5年时间,几百次的试验,刘兴文研发出一种生物酵母。
  “好不好,一对比就知道。我的2个茄子大棚一个用生物酵母,一个不用。收获时,使用生物酵母的产量、品质明显好于没有使用的。大家感受到生物酵母的好,都愿意使用了。”王吉义说。
  没用自己推广,寿光亿嘉农资公司主动代理了刘兴文的生物酵母,年销售额约700万元。
  现在,刘兴文虽然是企业老总,还是喜欢走到农户的大棚里传授技术。“在农民的大棚里备课,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课。”刘兴文说,不以推销为目的,就想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刘兴文觉得农民是最苛刻的听众。“没有扎实的知识,农民不会服你。这也促使我努力学习,不敢放松。”刘兴文说。
  采访时,记者发现,刘兴文的办公桌上放着《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农作物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果树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三本厚厚的专业书籍。
  “今年,准备考高级农艺师,以后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刘兴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