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高新

潍坊高新区检察院检力下沉服务企业

扎紧非公经济预防职务犯罪的“篱笆”

2016-08-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高旭菲
  
  7月27日,在刚成立的阳光融和医院会议室内,潍坊高新区检察院职侦局检察官刘杰一边同医院管理人员交流,一边在《职务犯罪预防反馈表》上作着记录。这次“法律体检”的项目涉及在建项目资金管理、医院内部人员管理结构、人事制度设定、工资奖惩制定等10个方面的内容。
  这是自检察院包靠该项目后的第三次“法律体检”了。检察机关根据“体检”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建议。
  “建立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法律援助。”这是近段时间以来,刘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据统计,目前高新区非公有制经济体数量已达20196家,占产业活动总数的96.6%,产值达181亿元,占总产值的62%。
  近日,高新区检察院研究制定出台《关于优化检察服务助力千亿级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十条措施》,从职责定位、服务保障、法律监督、打击犯罪、犯罪预防等方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助力高新区千亿级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
  自出台“十条措施”以来,负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检察官们深入阳光融和医院、华大基因、歌尔绿城等非公企业、项目,针对企业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预防套餐”。除了专业化“法律体检”、实用性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外,“预防套餐”还包括前瞻性预防建议、针对性预防宣讲、以及警示性基地参观等内容。
  “有的职工收受供应商贿赂,与招标人串通投标,致使生产成本虚高。”在一次“法律体检”过程中,一企业集团管理人员谈话所透露的信息引起了检察官杜崇胜的警惕。
  招标投标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大宗商品买卖等通常采用的市场交易方式。然而在实际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的行为并不鲜见。  
  针对非公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结合最新法律动态,检察机关开具“药方”,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官姚建太为该集团量身定制了“法制宣讲课”,结合发生在企业内部及周边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职务侵占、挪用公司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涉及管理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和常见的法律误区。 
  目前,高新区检察院已为非公企业“法律体检”9次,帮助企业排查廉政风险点17处,提出预防建议5次,改进、完善相关规章制度35条,提供行贿档案查询260余次,开展预防宣讲7场次,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5场次,受教育人数2000余人次。量身定制的“预防套餐”,有效提高了非公企业经营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牢牢扎紧了非公经济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