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潍坊多元化纠纷解决经验走向全国,一审民商事案件万人成讼率仅0.8%

75%案件化解于庭外

2016-08-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国胜 谭佃贵
      张 鹏 报 道
  本报潍坊讯 潍坊法院探索建立参与主体多元、解纷途径多样的开放式解决纠纷模式,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75%的案件在审判庭外解决,少量案件进入审判程序,民商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诉前调解和快速裁决案件的平均结案周期仅为10个工作日。这一做法不仅方便了群众,也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
  潍坊市县两级法院均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履行工作联络、管理指导、纠纷分流等职能,研究矛盾纠纷动态和重大案件的处理情况,及时制订预防、解决方案,建立起内部多元和外部多元的有机衔接平台。同时,基层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与法官联系点、巡回审理点,负责指导人民调解、诉前调处纠纷、咨询接待等工作,将矛盾纠纷消除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全市人口集中社区和偏远农村设立了122个法官联系点、437个巡回审理点。
  “诉调对接中心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涉诉信访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诉调对接平台从单一平面的衔接功能向多元立体服务功能的转变,矛盾纠纷得到梯次过滤和有效化解。”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姜树政告诉记者。
  这一实践,成为潍坊法院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创新。
  2012年4月,潍坊中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去年4月,该院又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行走在田间与村舍,解决的是农村最棘手的土地经营、债务等陈年纠纷,作为活跃在农村的法律工作者,刘玉峰所在的诸城市石桥子司法所运用最多的就是法律调解,“农村不少矛盾都牵扯到乡邻感情,冲突方也会考虑诉讼成本,所以我们顺势引入调解机制,让更多案子提前化解。”
  在潍坊中心城区奎文区,医疗机构众多,三级以上公立医院就有5家,还有十几家民营医院,医患纠纷数量一直处于高位。“此前,医患纠纷案件到了法院立案后就转到审判业务庭,当事人对立,导致调解率低、判决效果并不好,双方可能都不满意,甚至引发很多信访问题。”奎文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郭志春说。 
  在实践中,奎文法院探索出医患纠纷的诉前“六步调解法”,即在案件受理、首次调解、二次调解、委托司法鉴定、三次调解、调解终结六个阶段,由奎文区调解中心、诉调对接办公室和审理庭室人员全程参与调解,并完成对病历和鉴定结论的认定。这个做法相当于给进入诉讼程序的医患纠纷安装了一道过滤网。
  此外,青州法院与卫生局联合加强医患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寒亭法院加强与区交警队衔接,使70%的交通事故案件在立案前调解结案;临朐法院则建立“2+X”纠纷化解机制,借助电视台栏目组参与纠纷化解;高密法院的“韩寿坤调解室”成为矛盾解决的品牌。
  目前,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还与公安、工商、教育、工会等10余家单位共同建立重大纠纷联合化解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现场对接等形式,对涉及企业破产、房屋征收、土地承包等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广泛关注的纠纷,共同会诊,联动化解。据统计,仅调解队伍,该市有112个特邀调解组织、780名特邀调解员。
  随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解决纠纷不一定要打官司”的观念在潍坊深入人心,纠纷解决方式更加灵活便捷,费用更低廉,选择变得多样。据统计,上一年度潍坊市一审民商事案件万人成讼率仅为0.8%,初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诉调对接“潍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