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体育娱乐 连载

明星的丑闻少了

2016-07-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逄春阶
  持续“观星”12年多,最近我有个强烈感觉,明星的丑闻少了。党风政风正则民风淳,在娱乐圈表现得尤为明显。
  首先刹住的是明星走穴之风。过去,明星满天飞,我们这些娱记也跟着追,有时追到半夜三更。明星来了,前呼后拥,接待规格也高,明星的派头也大,盼星的氛围也浓。记得有位明星来,某市的市长亲自接机,手捧鲜花,谦恭地站在贵宾室等候,接到明星,又深夜酒宴。当时,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为打招牌、树门面、做政绩,一些地方政府爱承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地方领导坐在观众前排,甚至还要跟明星合作“露一手”。百姓深恶痛绝。如今,这些现象几乎绝迹了。
  接下来是刹住了明星的蛮横傲慢之气。我很清楚地记得,1995年8月,某市举行纪念抗战胜利的一个文艺演出,邀请某大腕献唱,已经报幕她上场了,这个大腕还在横眉冷对,讨价还价,如果不把钱先付了(她要求的数额比较大),就不上场,逼得主办方让步,然后这个大腕才上台“深情”地高唱那首脍炙人口的歌。那首歌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说了。平时我对这个大腕很敬仰,可是目睹了其嘴脸,我再也不愿听她唱了。
  接下来是黄赌毒劣迹斑斑的明星少了。原来艳照门、诈捐门、山寨门、掌掴门、泼墨门、辞演门层出不穷,吸毒的、嫖娼的一拨一拨上头条,看得人眼花缭乱。2004年,我曾给明星们画了个像:不读书不看报,上了舞台瞎胡闹,下了舞台数钞票,数玩钞票睡大觉,睡完大觉把绯闻造,造了绯闻再辟谣,辟不了谣就把娱记告。娱乐圈是个是非圈,名利圈,是个绯闻筐,大染缸。好端端一个人,到圈里混几年,就变得面目全非,人非人,鬼非鬼,放纵自我,颐指气使。这个圈子的道德底线已经跌破,公信力已经丧失。那时我就感觉,明星没救了,完蛋了。2006年底,我甚至写出了《论娱乐圈的“倒掉”》这样过火的评论。让人尊敬的明星有,但是我见到的不多。大多数明星被浮躁的风尚裹挟着,迷失着。
  而社会上弥漫着追星时尚。媒体充斥着明星们的娱乐画面、描述、报道。许多家庭,让幼小的孩子学演戏,学表演。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成为众人追捧的明星。有一年,有位家长跟我说,我女儿演了漂亮的压寨夫人,有没有炒作点?看那妈妈的幸福劲儿,我都无法表态。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就出台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不得资助、赞助或者变相资助、赞助营业性演出,不得用公款购买营业性演出门票用于个人消费。这说明国家对公款追星早就说“不”,可是为什么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呢?关键是不动真格,止步于吆喝,止步于文件落实文件。禁令再严,不落实,就是摆设,就会落空。
  变化是一点点,悄悄来的。领导干部“反四风”,影响到了明星。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明星都规矩了。你吸毒,你嫖娼,有“朝阳群众”,到处都有火眼金睛,明星们遇到了“克星”。就看你敢不敢管,愿不愿管,能不能管,是不是真管,真管就能管住。“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这些警示之语,直指要害,醒目提神。
  明星们消停了,老实了,安然了。是不是暂时的?是不是有投机心态和侥幸心理?是不是想躲过这阵风去再说?我想,只要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对种种丑恶现象,拿出决不姑息、决不纵容的凌厉态度,零容忍,明星们也会向好向善向上,逐渐脱去浮躁的光华外衣,露出正常人的本色。
  明星丑闻少了,我少了批评明星的素材,增加了写评论的难度。但是我高兴,是真高兴。我祈愿明星们真正德艺双馨,干干净净地闪烁在晴朗的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