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为客户送上满意服务

高通关效率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2016-05-19 作者: 李明 魏东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 明 魏 东
  通讯员 杨红梅 报道 
  本报东营讯 5月16日8点30分,在东营检验检疫局宽敞明亮的检务报检大厅,早已就位的检务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而又平凡的工作。他们首先习惯性地打开检企交流QQ群,查看企业提出的业务咨询、疑问、诉求,然后一一进行答复。
  而此时,报检员、产地证申领员等办理业务人员陆续进达报检大厅。“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地询问客户。我公司需要办理出口企业注册备案;我公司昨天报检的出口速冻菜客户更改目的地口岸需办理更改;我公司申请中韩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我公司进口的葡萄酒需签发卫生证书……检务科各业务窗口一一受理,迅速有秩序地开展着各项业务。
  检务科是东营检验检疫局窗口部门,也是检验检疫业务的牵头部门之一。他们承担着企业报检受理、计费、签证放行、企业诚信管理、产地证业务、流程时限管理等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去年检务科共受理出入境货物18229批,货值228053万美元;签发出入境检验检疫证书14753份,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7573份、38810.97万美元。
  虽然工作繁琐,可检务科工作人员依然把为客户送上高效满意服务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让企业通关速度快些、再快些。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天圆海关监管场站,一辆辆集装箱卡车正有序地通过卡口进入关检查验场地,检验检疫人员、海关关员在报关员的陪同下进行联合开箱验货,报检完毕后即办理了货物放行手续,很短的时间内,货物被运往了天圆铜业加工、熔炼。
  “以前检验检疫人员和海关人员查验都是分开进行,每个集装箱要打开两次。新模式下,他们一次到场、联合查验,只需开一次箱,工作量减轻了,货物的通关时间也比原来大大缩短。”
  天圆铜业一位负责人介绍,“三个一”的出现为企业省了麻烦还降低了成本,原因是在先前的两次开箱查验的方式下,每查验一个集装箱,一吨废铜掉落达50公斤碎铜,而一次查验废铜则将流失率降低了50%。按照一年进口7500个标箱计算,企业每年则可以减少废铜损失375吨。
  “三个一”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海关合作实行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实行关检合作‘三个一’对关检企三方而言都是共赢。”东营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徐物通介绍,关检层面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执法,提高监管水平。而受益最大的还是企业,关检合作“三个一”节省了企业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货物的通关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东营检验检疫局还从2013年开始实施无纸化报检,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所有企业实施了无纸化报检和原产地证申请,无纸化覆盖率95%以上。无纸化报检(原产地证申请)的实施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公司年进口铜废碎料3400余批次,约7500集装箱。实施无纸化报检后,报检人员在企业即可通过无纸化系统完成从报检受理到通关放行的所有手续。”东营天圆铜业有限公司李振泉副总介绍,报检人员不用再反复复印和整理各类纸质报检随附资料,也不用再每天往返80多公里到检验检疫局报检,可为企业节省费用5万余元。
  在无纸化报检实施之前,每个报检批次需要纸质报检资料20张左右,无纸化后年可为企业节省纸张11万张,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每批货物可缩短通关时间0.5天。
  深化原产地领域多元合作,加大自贸区优惠政策宣传和帮扶也是东营检验检疫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与海关、商务等部门合作,开展自贸区优惠政策利用情况调查分析和政策宣讲,同时简化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备案手续和证书申报程序,为辖区400余家相关企业提供了便利。区域原产地签证一体化的实施,让出口企业可在省内自主选择检验检验机构申领原产地证书,不受检验检疫辖区限制,进一步降低了签证成本。2015年该局共签发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4168份、16661.03万美元,为企业减免关税54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