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奶奶的矿山情

2016-03-25 作者: 王俊 来源: 大众日报
  □王俊

  十八岁那年,奶奶嫁给了比她大三岁的矿工丈夫,此后至亲中同辈、子侄辈、孙辈有近二十人先后到矿区工作。她的弟弟因为矽肺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的一个侄子更是在青壮年便被一次煤矿事故夺去了生命。
  “生活苦涩有三分,她却吃了十分”,这用在奶奶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她八岁丧母,十六岁丧父,自幼便承担起了抚育弟、侄的重担。婚后她生育了两儿两女,还有叔公需要照料,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为了一家人能活下来,“小脚”奶奶日夜操劳,挖野菜、扒树皮、拾柴火、洗衣做饭。“你奶奶都是夜里三四点就起来推磨、摊煎饼,很多时候摊上两个小时篦子上还一个煎饼也见不到,家里人多,肚子里没油水,饭量都特别大。”父辈经常讲这样的故事给我们听,而奶奶自己却经常吃不饱甚至吃不上饭,为此落下了病根。奶奶50多岁便已基本耳聋,颈椎病痛更是伴随她终生。
  生活的艰辛使奶奶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剩下的饭菜,奶奶总是热热再吃,菜汤兑上点水全部喝掉。在路上遇到玉米粒、豆粒,尽管行动不便,奶奶还是弯下腰捡起来。
  生活的艰辛还使奶奶养成了整洁的好习惯。房内房外,奶奶一直收拾得板板正正、利利索索。尽管病情很严重,除夕晚上奶奶还是坚持自己换上了新床单。去世前几分钟,奶奶坚持自己下床上了最后一次厕所,干干净净地离开,不给子女添半点麻烦。
  生活的艰辛更磨练出了奶奶坚毅博爱的矿山性格。
  爷爷在煤矿工作的30余年里,奶奶独自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担,对待叔公,虽不是至亲,奶奶却如亲父一般对待,四十年如一日,悉心赡养。爷爷不管上早班还是上夜班,奶奶再苦再累,都精心伺候好饭菜,并时时叮嘱爷爷注意安全。
  奶奶后来又把十多个子侄、孙辈送进矿山。旧社会煤矿安全没有保障的烙印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每次见面,奶奶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大家爱惜身体、注意安全,并经常给大家讲北大井透水和七号井过空事故,一一数说我们村有多少人在两次事故中遇难,以此警示我们切实注意安全。
  奶奶有个习惯,只要在矿山劳作的孩子还没回家,奶奶总是坐在村口守望,每当看到孩子们回了家,奶奶才放心地回家。每次回家,我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奶奶熟悉的身影。
  奶奶收到的最珍贵礼物也来自矿山。看到煤矿发展日新月异,干了一辈子煤矿的爷爷很希望到现代化矿井看看,他的愿望在他去世的前一年2003年得以实现。在矿上吃饭时,厨师专门用面给爷爷做了一个寿桃,爷爷没舍得吃,而是用纸精心包好放在了贴身口袋里,带回家送给了奶奶,他要让奶奶也知道现在的矿工是多么幸福。奶奶接过已挤碎的寿桃,说这是她一辈子收到的最好礼物。全家人都激动得泪流满面。
  奶奶没进过一天学堂,却深明大义,从未和邻里吵过嘴、红过脸,谁家有灾有难,她都尽力相帮。奶奶出殡那天,和她熟识的邻里都来为她送行,哭得泣不成声。
  奶奶走了,她跟爷爷没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财富,却留下了崇德向善、孝老爱亲、自立自强、勤劳俭朴的好家风,深深影响和泽被着后世。妹妹是孙辈中第一个参加工作的,中专毕业正式参加工作前她打了几天的工,她领到几十元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只烧鸡送到奶奶爷爷手中,奶奶爷爷捧着烧鸡时的高兴劲至今深深印在后代们心中,领到第一份工资后孝敬奶奶爷爷一只烧鸡也成为其他孙辈的自觉行动。
  奶奶走了,从火化到下葬,我一一目睹,深知奶奶永远带着笑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奶奶,祝您在天国里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