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绿色发展需要一种民众自觉

2016-03-23 作者: 邱耕田 来源: 大众日报
  □ 邱耕田
  我们每个人,可能既是“公地悲剧”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公地悲剧”的受害者。

  在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中,政府、企业和民众是基本的主体形式。但在不同的发展实践中,不同的发展主体其作用不尽相同。就我国的五大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而言,有的发展更多需要政府的力量,有的发展更多需要企业的参与合作。而唯独绿色发展,既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更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可以说,绿色发展充分体现着“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人民主体地位原则。
  关于生态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深层原因,“公地悲剧”理论应该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公地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提出来的。众所周知,人们赖以生存的众多自然资源如荒地、草场、水域、矿山、森林等具有“公地”性质,即某一特定的人群都是“公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这样,人们一般会采用两种不同的心态来对待“公地”:其一,“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指只受益不担责)的心态;其二,“反正是公地,我不用别人也会用”(自我中心)的心态。正是在这两种心态的支配下,人们往往会以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来“化公为私”,直到“公地”被彻底破坏从而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当然,“公地”之所以产生“悲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地具有稀缺性。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些重要自然资源日趋短缺,为了抢占有限的资源,或者说唯恐别人多占而自己少占,于是,相当多的社会成员会以不当的手段最大化地抢夺、占有本已稀缺的资源,从而导致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序化现象,加重生态危机。可见,“公地”所具有的公共性、稀缺性等特点,是造成其“悲剧”及加重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
  非常不幸的是,“公地悲剧”在我们的身边大量而经常地上演着,我们每个人可能既是“公地悲剧”的制造者,又是“公地悲剧”的受害者。例如,我国很多地方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就是城市汽车拥有量的不断攀升。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尽管人人都不喜欢甚至恐惧“雾霾天”,但这并不能打消具有购买实力的人都想买车的欲望。面对空气和道路等“公地”,买车人一定会这样想:其一,我不买别人也会买,这样,即使我不买也不会减缓城市的空气污染;其二,买车是一种利己行为,虽然可能会加重空气的污染,但空气是大家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呼吸,为何我不买呢?基于这样的认识,买车人最后基本都选择了买车的自利行为。在我们身边,可能很少有人会基于空气污染的考虑而取消买车行为。即使对于政府采取的“摇号”、“限行”等举措,不少人也是有微词或怨言的。而且,尽管开车只是部分人的行为,但受到污染的空气却具有公共性,因此也就赋予了污染危害的公共性,即空气污染之害一定会播洒到每个人的头上,当然也包括那些“无辜”者的头上。
  那么,如何抑制破坏“公地”的私利行为呢?有两种现实的做法:其一,在可怕后果的“前景”反馈下,由政府等出面,强制遏制人们的私利行为,把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或人们能接受的程度,这是一种主动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对和不满。其二,任由人们“集体堕落”,最后在可怕后果的“打击”下,如伴随着空气的污染而出现了较高或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于是人们要么自我自发地被迫抑制相关的私利行为,要么呼吁政府或某一社会组织出面采取限制措施以拯救环境。这是一种被动的做法。但令人深感忧虑的是,当今世界,人们在环境问题上普遍采取了这种被动的,即“见了棺材才落泪”、“撞了南墙才回头”的做法。
  在当今人类的发展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四个“越来越”的现象。所谓四个“越来越”,是指人口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人口都想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结果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使越来越多“无辜”的人也深受其害。这四个“越来越”的现象,不仅中国有,全世界也普遍存在。
  “四个越来越”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是因,越来越糟糕的生态环境是直接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或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的“报复”性发生,则是次生性的反馈结果。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在其关于人类困境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就要求人类必须作出这样的选择:“当没有利用的可耕地很多时,就可以有更多的人,每个人也可以有更多的粮食。当所有土地都已利用,在更多的人或每人更多的粮食之间权衡就成为绝对的选择。”但遗憾的是,整个人类似乎并不打算做这样的选择,依然固执地沿着越来越多的人都要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的轨道向前发展,即便生态再脆弱、资源再枯竭、环境再污染也要“一条道走到黑”,但这样的发展,人类还有明天吗?
  总之,“四个越来越”的发展现象充分说明了:其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互为影响的密切关系。换言之,人类善待环境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其二,要想推进绿色发展,缓解人与自然之间日趋紧张的矛盾关系,走出“四个越来越”的恶性循环,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调动并整合广大民众的积极力量,让人们自觉地参与到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去,通过约束或抑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快速无序的递增或递进的势头,选择一条切合实际的适度发展之路,通过对前两个“越来越”的有效抑制,以缓解或克服后两个“越来越”的后果。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