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海丰吴氏”家族作为文化望族能够发展、繁衍数百年而历久不衰,与该家族在长期发展中积淀、形成的家风密不可分。其家风重视道德修身,强调文化传承,恪守封建人伦,这在《吴之勷绿端石碑刻》中也得到了体现。

吴之勷:绿端石碑刻承家风

2016-03-16 作者: 陈巨慧 来源: 大众日报
  ◤吴之勷画像
  ◤绿端石碑刻
■ 礼仪齐鲁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本报通讯员 蒋惠庆 张海鹰

  在无棣县文物收藏爱好者张先生家中,保存着一通碑刻——《吴之勷绿端石碑刻》。此碑刻为无棣县“海丰吴氏”第十五世吴之勷手书石刻,是无棣吴宅的重要文物之一。
思过迁善 积德修身
  《吴之勷绿端石碑刻》长37.2厘米,宽29.7厘米,厚3厘米,共刻有682字。碑体为名贵的绿端石,石色青绿,质地幼滑、细腻、滋润,轻击有金属声。碑刻为横碑,分上下两部分,每部分6页,每页竖线打格5行。碑刻内容为《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经文及为书者心得、体悟及其告诫。碑文为楷书,虽守馆阁之矩但不僵持,笔画灵巧,气韵畅通,堪称清代楷法之妙品。
  吴之勷在194字的体会中说,《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是关帝降笔的训示之语,是让世人醒悟,思过迁善,积德修身。与《感应篇》相比,《阴骘文》佛教色彩比较浓厚,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儒教色彩比较强烈。他劝人要为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是忠孝节义等美德,如此才能无愧地做一个人,可以活在天地之间。如果不竭心尽力于忠孝节义等事情,庸庸碌碌地过一生,这无疑是身虽活着,而心已死亡,就叫苟活偷生,毫无意义。总之,“行善福报,作恶祸临”,行善就可得到幸福,行恶就会遭受灾祸。
  据推测,这通碑刻应为吴之勷于道光二年(1822年)蒙恩原品归无棣休致,至道光八年(1828年)年吴之勷病故无棣这段时间书刻。
  吴之勷为什么要书刻《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呢?这就不得不提一提以“一方望族”著称齐鲁的“海丰吴氏”家族了。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海丰吴氏”始祖吴士安携妻张氏,带子吴高治,从直隶省永平府迁安县(今河北省迁安市)南门里千里迢迢来到山东省济南府海丰县(今滨州市无棣县)东南关村,“以文教兴家、以科举入仕”,自清顺治至宣统,历十朝,计260余年间,“海丰吴氏”出了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5人、五品官18人、六品以下62人,以及翰林3名,进士9名,被称为“贤官世家”“进士门第”“儒林翰院”。
  “海丰吴氏”家族作为文化望族能够发展、繁衍数百年而历久不衰,这与该家族在长期发展中积淀、形成的家风密不可分。其家风可以概括为三点:即淳风厚德,直谅恬素;崇儒重文,耕读而仕,忠贞孝友,礼仪传家。“海丰吴氏”家族的家风重视道德修身,强调文化传承,恪守封建人伦,这在《吴之勷绿端石碑刻》中也得到了体现。《吴之勷绿端石碑刻》,为研究无棣吴氏家族文化及“明清山东仕宦六大家族与家族文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风雨同舟 修堤济民
  吴之勷(1754年-1828年)是“海丰吴氏”第十五世孙,字翊臣,号淦崖,官至江苏巡抚加二级,诰授光禄大夫吴坛之子,吏部侍郎加尚书衔、诰授荣禄大夫吴绍诗之孙。
  吴之勷为官四十余载,其中有一半时间是在河北省的武邑、东安、昌黎、清苑等县任知县。在基层,吴之勷二十年如一日,遵循“君子得舆,民所载也”的民本思想,抓农业、兴水利、办学校,时时刻刻关注民生。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夏,位于华北平原的直隶武邑(今河北省武邑县)全境洪水泛滥,道路被毁、桥梁中断、农田被淹、民房倒塌,五百多个村的十余万百姓无家可归。
  时任武邑知县的吴之勷携吏胥仆从4人,一连十几天,整日跋涉在泥沼中,遇大水则乘小舟,无舟则制作木筏,跑遍了辖区内的500多个村庄,细查灾情,抚慰灾民,常常是风餐露宿,却毫无倦怠,沿着境内的滏阳河、索鲁河、清凉江等百里河道进行巡查。每到一处,他时刻关注汛情和水位涨落情况,组织百姓及时排除险情。
  当时,直隶巡抚仅拨付给武邑灾银300两、粮300石,还责令吴之勷酌情减少受灾户数和人口。吴之勷虽据实力争却最终无果。为了百姓生计,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购买了600石米粮,在重灾区设置粥棚,让吃不上饭的灾民不至于因饥饿致死。
  吴之勷的精神感动了当地的乡绅商贾和大户人家,他们争相捐米1000余石,保证了全县灾民没有一个人饿死。次年二月,吴之勷调离武邑任职东安时,武邑全县父老乡亲们不约而同地齐聚武邑县衙门前,哭声一片,感天动地。他与灾民风雨同舟抗洪抢险、重建家园的事,也被传为千古佳话。
  嘉庆五年(1800年)夏,吴之勷任天津河防同知时,正逢京津地区连日暴雨,北京昆明湖决口,淹没了周围十几个州县,天津南运河决口,大堤外的村庄倏忽不见了踪影,大批难民蜂拥进城,露宿城头避难。
  吴之勷心急如焚,忙命仆役购置芦席,让百姓遮体。此时城西南水深已达两丈,水大浪急,天津唯一的一条芥园堤也多次发生险情。吴之勷组织数百名民众奋力堵塞,在堤岸增土石10多万石。又连日暴雨,上游洪水下泻,水没了大堤,万民恐慌,一些衙役兵弁也欲逃生。吴之勷立在堤上,岿然不动,沉着地指挥民众继续救险,使人们的情绪渐渐安定下来,继续抢运土石,誓与大堤共存亡。连续苦战三昼夜,大水始退。连续30多天,吴之勷奋战在大堤上,指挥若定,与民同甘共苦,令天津民众百年咏唱。
  吴之勷又到青县、静海督修堤坝数十处。直到10月,各地修堵之事才告完结。是年大计,吴之勷以“卓异”之绩擢升署理保定府。嘉庆八年(1803年),吴之勷又以“卓异”被保举为黄州知府。
  在黄州,吴之勷设立了重大情况报告制;在一些江塘要处设置救生船,确保沿江区域民众安全;加派巡查的警力,严厉处置奸佞之徒;裁减衙门冗员,推行廉洁办公;增建书院,聘请名师任教。几年间,黄州境内气象更新,胥吏办事有章,举学兴盛,考取功名的人越来越多。吴之勷还带头捐俸,带头筹集款项,修砌了城墙,整修了一些废败的庙宇、佛堂,并根据百姓意见,召集民工修砌了一条直通江岸的堤路,路两边尽栽杨柳,成为当地的盛景,人称“吴公堤”。吴之勷在黄州任职16年,再任武昌知府,诰授中宪大夫。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吴之勷抵襄阳,出职安襄郧荆兵备道。他督领各州府修建堤坝,修葺学堂,整顿盐道,政绩显赫,民众拥戴。道光二年(1822年)正月,吴之勷奉旨入朝觐见。5月,蒙恩原品休致,归里以养。后,吴之勷以嫡孙吴式芬官,晋赠光禄大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孤孙随行 大器晚成
  早在嘉庆五年(1796年)10月,吴之勷在昌黎任时,其独子吴衍曾(以子吴世芬官,诰赠光禄大夫,二品官)咯血身亡,吴之勷非常悲痛,将不满周岁的孤孙吴式芬带在身旁,颠沛流离,随署就读,岁月大半消磨在舟次车辘之间。由于吴之勷任职全国各地,居无定所,吴式芬学业时进时辍,多有缺失。道光十五年(1835年),40岁的吴式芬才“大器晚成”,春闱会试榜发中试第206名,殿试二甲第37名,朝考入选第28名。
  吴式芬(1796年—1856年),字子苾,号诵孙,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浙江学政加三级,诰授光禄大夫,赏戴花翎,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
  他40岁时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辗转江西、河南、直隶、贵州、陕西、浙江等地为官二十余载,忠君爱民,清正廉明,有“贤官”之称。
  鸦片战争爆发后,吴式芬临危受命,坐镇南安筹措粮草。他从容不迫,措置裕如,为清廷取得暂时的抗英斗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大扬了国威。
  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积劳成疾的吴式芬因病陈请开缺,得旨俞允。时因浙省劝捐米石,嗣以捐助京仓海运粳米,加三级并赏给祖父母、父母及本身妻室正一品封典。次年春买舟北归抵无棣,十月初八病逝故里。临终前,他告诫子孙:“我无所系恋,故此心常处于泰然,尔辈但读书守分,志存忠厚而已。”
  自嘉庆十三年(1808年),13岁的吴式芬就读黄州时得父乙爵拓本后,他就与金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吴式芬一生著述颇多,有《金石汇目分编》《陶嘉书屋钟鼎彝器款识》《双虞壶斋日记八种》《海丰吴氏双虞壶斋印存》《<寰宇访碑录>校本》《昭代名人尺牍》《唐宋元明人摘句》《缀锦集》《陶嘉书屋诗赋》等等。其中,二十卷的《捃古录》按照州县编制目录,共录自商周至元代金石文18128种;三卷九册的《捃古录金文》共考释商周至元代有铭文的钟鼎彝器1329件。此两部金石学名著,对金石文著录之多和诠释之精均超过前人,为清末以来的金石学家所推崇和引证。
  吴式芬不但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还是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他凭借对古代历史和古文字的深邃造诣,断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印范”的钤有印章的土块,就是秦汉魏晋时期的封泥,并对其进行收藏和考释,其与儿女亲家、翰林院编修陈介祺合撰的我国研究封泥最早的一部专著——《封泥考略》,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以及秦汉篆刻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