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刚兑,释放不良,创造投资

2016-01-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李 铁

  回顾2015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换挡和下行压力持续,具备较高收益率的可靠投资标的越来越难以寻找,大量“热钱”流向债券、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等低风险类现金资产。打破无风险利率的“刚性兑付”,释放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并对其打包证券化处理,既有望创造更多投资机会,还能对实体经济形成有力支持。
  大类投资机会的欠缺是目前居民财富寻求增值保值面临的重要困境,地产、股市等大类资产无风险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不良资产一直被国际上视为重要的大类资产,但在我国,却由于“刚性兑付”迟迟未能“引爆”。“刚性兑付”是中国金融市场一个长期的特殊现象,即收益与风险长期背离,主要指当理财资金出现风险、产品可能违约或达不到预期收益时,作为发行方或渠道方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机构等为维护自身声誉,通过寻求第三方机构接盘、用自有资金先行垫款、给予投资者价值补偿等方式保证理财产品本金和收益的兑付。
  这个问题早已被人民银行所关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就提到,近年来,银行、信托、证券等各类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刚性兑付现象日益凸显,扭曲市场规律,干扰资源配置方式,增加了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引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不仅提高了道德风险,也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因此,应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打破刚兑,道阻且跻。以信托行业为例。截至2015年3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5.62万亿元。尽管当期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达506个,比上季度末增加56个,规模达到10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1%,但实质上打破刚兑的案例并不多,多数信托计划最终被机构托底。
  如此情形,首先与投资者的投资习惯有关,过于追求收益,却又不愿自担风险,往往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为存款储蓄,如果不能按照预期兑付,就可能拥堵机构网点,要求机构偿付资金;另外,我国信托行业经过多年的竞争和洗牌,目前仅有68家获得银监会牌照,信托牌照的稀缺性,容不得有损公司形象和信誉的事件发生。
  现如今,信托公司自掏腰包承担风险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必然使得更多的企业难以偿付债务,信托全行业前三季度仅有548.71亿元利润总额,还不到1083亿元风险项目的一半,大量的不良风险没有按照市场的方式处置,而是由信托公司自身化解,行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从国际惯例看,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而在我国却刚刚起步。按照资产证券化的处置方式,既能帮助金融企业降低风险,也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在这方面,各方面目前已形成共识。央行就表示,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去年底,中国信托业协会组织制定了《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通过对信托公司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将信托公司划分为ABC三级,从而向投资者明确风险、识别风险。
  事实上,除了通过打破“刚性兑付”,将不良资产主动暴露出来,目前正在推进的商业银行信贷不良资产证券化也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标的。银监会在近日举办的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管管理会议上指出,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逐步增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功效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