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假”取消引起的话题至今余波未平,何以至此?

3天婚假真的太短了

2016-01-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高晓雷

  “晚婚假”的存废,已经尘埃落定。去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下简称“修正案”),明确了国家不再鼓励晚婚晚育,新法中“晚婚假”也被取消。然而,由“晚婚假”话题引起的余波至今仍未平息。一些地方年轻人为搭“晚婚假”末班车,抢在2016年元旦前扎堆领证结婚的报道不绝于耳。
  从逻辑上讲,国家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就意味着过去鼓励晚婚晚育政策的终结,既然不再鼓励晚婚晚育,取消晚婚假也应是题中之意,无可厚非。但为何会引起如此多的“非议”?何况过去只有晚婚这一“少数”人群享受福利的取消,大家不更平等公平了吗?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婚假真的太短了”。
  晚婚假取消后,如果各地没有补充政策的话,国人能享受的婚姻假期将只有3天。
  3天能做什么?也许只够举行个仪式,前后准备的时间也只能是靠平时的插空和父母亲朋的帮忙了,新婚旅行将成泡影,更别提什么度“蜜月”了。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国家近几年多次提出“要让多彩的旅游丰富民众生活,助力经济发展”,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方面的综合拉动作用。众所周知,近年来,晚婚已成为青年男女的普遍行为,很多人已将晚婚假视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福利”,很多夫妻都将婚假用来外出旅游,“新婚蜜月之旅”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婚俗”,在旅游产业中催生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元旦前扎堆领证正折射出了人们对晚婚假的强烈心理渴盼和对旅游的巨大消费需求。从人情角度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结婚历来是人生大事,适当长度的婚假也能增进新婚夫妇感情,能体现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
  基于以上事实,笔者认为作为取消“晚婚假”的配套措施,适当延长婚假已势在必行。把过去只针对晚婚人群的福利大众化,让婚假延长演变为公民的正常福利。当然婚假到底该多长,5天、10天还是更长可以有多种设计。即便最后不能实现法律法规层面上的修改,也不妨跟进推出相关配套措施,例如严格贯彻落实带薪休假,为劳动者在婚假与带薪休假以及其他休息日连休调休环节提供便利和政策支持。
  婚假长短也许在我国整个计生法律体系中只是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但却关乎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群的福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望相关部门能慎之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