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知

保监会再发3张互联网保险公司牌照——

互联网保险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5-07-29 作者: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实习生 王小梅

  近年来,互联网已然成为保险行业的新战场。“十年之内,网上销售能占到保险销售总量的一半以上。”采访中,一位保险公司中支负责人表示。
  继2013年批准首张互联网保险公司牌照——众安保险后,近日保监会连发三张互联网保险牌照,批准筹建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获批经营范围包括货运险、信用保证保险、意外险、健康险、家财险、企财险等。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未来放开互联网保险牌照是大趋势。同时,如何防范风险,如何完善监管体制,也是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碎片化拯救同质化
  “目前的保险行业来看,业务发展并不平衡,险种结构、盈利结构发展不够科学,同质化严重。”采访中,人保财险威海分公司负责人崔焕海提到,“从行业整体看,财险严重依赖车险业务,尽管非车险业务增速、市场份额有一定提升,但对业务整体的贡献度依然较低,资源投入产出比有待进一步优化。”
  与生产商的跨界合作,在传统保险中很难实现,而今越来越多。日前,众安保险推国内首款“轮胎意外险”,是由轮胎销售商向众安保险投保责任保险来实现的。通过唯一编码来识别每个轮胎,用户可以直接扫码自助完成整个理赔流程。
  除此之外,期间短、责任单一、无需核保、易于理赔的碎片化保险,正在不断推出,并专门用于互联网销售。比如银行卡盗刷损失险、退货运费险、运营交通工具意外伤害险、航空延误保险等。众安在线开业第一年就累计客户2亿,保单9亿件,保费8亿元,平均每件保单保费不到一元,其产品就多为低价、短期碎片化保险。
创新产品吸引年轻人群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保险实现保费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占总保费收入4.2%。自2011年到2014年,互联网渠道保费增长了26倍。
  据了解,为了鼓励创新,保监会对于新研发的保险产品采取报备制,也就是说无需审批,创新型保险产品均可上市销售,但保险产品不得脱离实际,违背保险保障原则。
  越来越多适合年轻人的保险产品也正在创新推出。针对年轻白领“加班多”的现象,7月16日,华海保险联合财客钱包首推“加班险”。投保人若在晚上9时之后下班,即可获得9-12元现金赔付,晚点一小时增加一元。
  “我们想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找到用户需求的痛点。”据该项目负责人陈鹏云介绍,“计划销售1万份,主要是为了积累更多用户数据,从而测算风险,后期会在此数据上开发更多场景类型的产品,例如运动险、出差险等。”
风险与机遇并存
  消费者从网上买保险,手续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一份家庭财产保险的投保全流程仅需3分钟,且保险责任次日就能生效。
  简单的背后,风险也在产生。就投保人而言,风险主要体现在:保费没有进入保险公司,而是被侵占、挪用,投保人收到的是假保单,出险后不能理赔;投保人受到欺骗、误导,买了自己不需要、不适合的保险;投保人以不合理的高价购买保险等。对此,保险专家建议,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或者网店进行购买,并确保对保险条款了解清楚。至于保费投入较高的分红险等复杂险种,最好还是在线下购买。
  就保险公司而言,风险主要体现在:承保了大量不符合条件的被保险人,出险率明显增大;对假赔案、扩大损失难以核实,多支出了赔款;互联网渠道成本过高。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设立互联网财险公司与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保险产品,这是两个不同的路子。互联网保险公司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销售、理赔等方面有较大局限性,对精算人员、产品开发团队要有较高要求。从渠道资源开拓到核心能力驱动,互联网保险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产品、渠道、服务体验、核心经营能力等方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