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梦幻鬼魅 尽现笔端

于受万《新绘图聊斋志异》填补历史空白

2015-04-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4月13日,于受万正在进行写意人物画《醉老仙书福图》的创作。
  阅读提示
  于受万,著名人物画家,古稀之年,历时6年,用传统中国画语言演绎《聊斋志异》之美,完成了《新绘图聊斋志异》这一浩大的形象创造工程,追求全文全绘,全面系统地对这部古典名著进行形象化再创造,成为聊斋问世300年来完成全部配图的第一人。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马景阳

  《聊斋志异》是传世经典名著,问世300年来,曾有过多种图画版本,也出版过许多连环图画,这些版本或缩略,或选绘,均难以反映《聊斋志异》的全貌。
  于受万的这套《新绘图聊斋志异》,彩绘了聊斋正文488篇和附文3篇全部篇目,如此巨大的全图聊斋版本,填补了历史空白。目前该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4000余册,现正筹备出版英文版。
 “美图画感动大千”
  这部《新绘图聊斋志异》,将300年前的古文艺术转化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视觉艺术,千人千面,包罗万象,形象地揭示了蒲松龄笔下真幻交织的梦想世界。它不同于小说插图,而是按照原著篇目,逐一进行独立构思,按照文意,沿着一个审美主题,以电影蒙太奇多时空手法,提纲挈领概括全篇,将聊斋中三教九流、神、佛、儒、道以及天上地下、梦幻鬼魅的形象集于笔端。
  《画皮》中的美女之妖、狞鬼之恶、乞人之谑、王妻之忍,不着一字,情态毕现。《雷曹》中的主人公上天摘星,脚踏瑞云,身仰欲坠;《新郎》里的鬼新娘勾引新郎,手指一勾,媚态十足;《瞳人语》、《耳中人》中的微型小人,飞翔跳躁,呼之欲出;《喷水》中鬼媪弯腰弓背,喷水如钉,令人胆寒。
  每幅画均是在把握原作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表达出对“理想人性”与“梦幻世界”的向往,强化了《聊斋志异》瑰丽神奇的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线描淡彩的传统中国画风貌,唯美唯文,给读者以文章之外的美感享受。 
  《聊斋志异》里面有大量的梦幻鬼怪故事,恐怖、情欲占了很多篇幅。既要不伤大雅又要保持聊斋浪漫特色,于受万在创作中,本着“恐怖不恶劣,情欲不庸俗”的原则,将原著中的人性人情加进去,对作品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处理,迎合了读图时代现代人快餐文化的欣赏欲求。
  于受万看来,蒲松龄虽生活在下层社会的窘境之中,而其创作聊斋故事时却是快乐的,他的画作《聊斋乐土》中,画面中心的蒲松龄盘腿而坐,举杯展笔,神采飞扬,笔下竹叶翩飞,群鱼游弋。
  这是一项唯有具备了文人品格修养的画家才能完成的重任。为此,著名人物画家冯远为之题辞曰:“好文章能泣鬼神,美图画感动大千”。
 让聊斋文化走向大众
  1943年,于受万出生在牟平上庄村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农家。青年时期,心无旁骛,长期坚持每天画速写。后来在山东美术出版社进行长达20年的连环画创作出版,速写和经常性的创作实践,为他的聊斋创作做了良好铺垫。
  于受万幼时,父亲经常给他讲聊斋故事。一次他翻看父亲的笔记,上面写着:“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就抄在自己本子上当座右铭。后来才知道,这是聊斋《陆判》中的剑铭文字。
  儿时对聊斋的兴趣一直延续到现在。于受万好古尚奇,熟读聊斋几十年,深为蒲老先生的美妙文笔和浪漫创意所折服。另外,他在淄博工作几十年间,淄博文化界读聊斋、研究聊斋的浓厚氛围激发了他要画聊斋的欲望。
  2007年,于受万开始对着聊斋原文边读边画草图。由于对聊斋的熟悉和钟爱,灵感来的很快,一个月就把草图全部画完了。2008年以后的6年间,他画画停停,2013年,修改加工达二十余遍的504幅作品圆满竣工,巨幅彩图《聊斋乐土》也同步完成。
  2013年,《新绘图聊斋志异》出版之际,中国国家画院为于受万举办了首发式,与会的在京美术理论家给予高度评价。著名评论家陈醉说:“《新绘图聊斋志异》的创作在艺术史上意义重大,对现在的美术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在蒲松龄纪念馆举行的于受万《新绘图聊斋志异》选展研讨会上,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世庆说,聊斋是世界的独有文化,《新绘图聊斋志异》把一个个故事浓缩成一幅幅画,让聊斋文化走向大众,得到了普及和推进。
 出新意于法度之外
   寄神奇于情理之中

  在于受万的创作、研究中,最偏爱中国画写意和工笔,他的工笔画已经不是正统的工笔,而是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色彩斑斓,玄妙都雅,称为写意性工笔画。聊斋对于受万“写意性工笔画”的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他这种独创的“写意性工笔画”被著名评论家刘龙庭誉为“确实具有艺术史的价值”,正是聊斋影响下、浪漫而不拘一格的创造思维的产物。
  所谓“写意性工笔画”,是于受万对艺术和人生不断参悟的结果。他认为,艺术家不仅要在题材内容上有创意,在表现形式上也应独出新裁。在创意上,他独立思考、特立独行,在形式上不满足绘画艺术的雷同化、概念化,强调自性,提炼一个“出新意于法度之外,寄神奇于情理之中”的高品味表现形式。
  “写意性工笔画”具有超强的表现力,从于受万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的工笔画具有无限可能性,从泼墨泼彩到依势造型,再到审势赋色,事先并不允许有草图,无成法可循,每幅画需要设计不同的手法予以体现,因此费时久、难度大,他的探索过程长达30年之久。
  目前,于受万担任山东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正苦于发现能将此画法传承下去的年轻人。“现在年轻人的通病是不能吃苦,我要求他们每天画速写,但很遗憾,基本没人能做到。”他也经常与同行、专家交流,讨论如何将此流派继承下去,让更多人去掌握。
  下个月,于受万工笔画研究院将成立。他说,艺无止境,对于这套聊斋,只是符合他本人特点的画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其他画家解放思想,做个表率。“聊斋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可有多种表现形式。中国画创意领域,更是一座无限可能的宝库,有待一代代人继续开拓,用好作品与观者共同怡情悦性、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