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以一介布衣身份对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孔子思想的“平民之学”

2015-04-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本报实习生 于琳琳

  3月28日,山东省尼山书院孔子公开课第二讲在省图书馆大明湖国学分馆成功举办。在题为《从“五帝三王”到孔子》的讲座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广辉介绍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与“五帝三王”时期思想的联系,分析了孔子的“王官之学”从“五帝三王”时期继承发展而来的脉络。他认为,孔子的思想学说有继承,也有创造,孔子所阐述讲求的许多理论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孔子公开课是山东省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系列讲座首期主题讲座,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与传播的重要举措。孔子公开课首讲于去年11月25日开讲,将举办12讲。之后,山东省尼山书院还将陆续推出中华传统文化公开课、齐鲁文化公开课等系列讲座。
推动“平民之学”
  姜广辉认为,孔子被称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宣讲“王官之学”,同时讲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推动“平民之学”。要探究孔子全部思想的来源,还是需从“五帝三王”开始。
  在学术界,对于“五帝三王”所指,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是指夏禹、商汤和周文武,即周文王、周武王并作一个王,实际上就是夏、商、周三代。
  姜广辉引用美国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学说,将中西方的史前文明作了比较。摩尔根把史前文明分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蒙昧时代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野蛮时代也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低级阶段的人类学会了制陶技术,由渔猎转入畜牧业;中级阶段的人类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和加工技术,以及种植谷物;高级阶段的人类掌握了炼铁技术,开始逐步过渡到文明时代。
  中国史学家在研究史前文明时,也将其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巢氏,第二个阶段是祝融氏,第三个阶段是伏羲氏,基本上可以对应摩尔根的蒙昧时代三个阶段。伏羲氏阶段,社会慢慢由母系氏族转向父系氏族,这个阶段属于一个过渡阶段,相当于摩尔根学说中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和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接下来是神农氏时代,相当于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再之后的黄帝时代,进入了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也是华夏文明的酝酿期,人类开始懂得建造房屋和舟船,还发明了养蚕和制衣的文明。到尧舜时代,进入原始社会的鼎盛时期。
  姜广辉认为,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说中国传说的‘五帝时代’是中国的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有制。夏商周三代,属于家族私有制,由原来的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一家。”
  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变化相适应,文化也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建立起利于周王朝统治的等级制度,在周王朝建立初期具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血缘关系越来越远,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互相杀戮,分封制已经不能维护周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姜广辉说,“因此,周朝也实行德治,靠道德感化。但是除了德治之外,又发明了自己的一套治国理念,叫作‘礼乐文明’,乐是强调和谐,讲求社会和睦,讲究礼让。周朝还盛行‘王官之学’,贵族才有资格进到官府里去学习,一般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姜广辉认为,至春秋末世,“王官之学”的人才流落到民间,孔子就是在这时候学成了“王官之学”,成为第一位私学老师,“他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将贵族文化转化为全民文化”。
  此外,孔子还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有观点认为,这是孔子的封建思想,恪守旧的思想不懂文明开化,是教条主义。姜广辉则认为,“述”是历史,“信”是信历史中的那个价值观,“历史中的价值观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当现实中的价值失败了,就要参考历史中的价值观,究其实是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
敢于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姜广辉还评价说,孔子又是第一个建立中国道德哲学体系的人,主张“仁”,推崇弘扬仁、义、礼、智、信、忠、孝等道德准则,认为道德教化是一种最为人性化和一种成本最小的社会管理方式。“孔子的这些思想无疑包含着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观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给道德加上了一个‘封建’的定语,往往说它是封建道德教化,于是,人们开始慢慢疏远,社会上的优秀道德一天天变少,与此相关联,就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贪腐现象。”
  孔子还敢于批判社会现实,揭露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姜广辉认为,就今天而言,这种勇气和担当依然具有很多积极意义。“例如,孔子做《春秋》,他就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一个平民的身份,敢于和那些大人物论辩,对社会的不公和不合理现实进行批判。”
集前世之“大成”以成圣人
  姜广辉说,孔子推崇炎帝和黄帝以前的传说,儒家文献里没有谈,但关于黄帝和五代的传说,儒家的文献里已经有记载。例如,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有人说黄帝活了三百岁,那么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孔子为此解释“三百岁”的含义,是指“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就是说,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活着的时候,人得其利百年,死了之后,人敬畏沿袭其精神百年,再后一百年,人们还要推行其思想学说。孔子的意思是说,黄帝对人类的贡献之大,并不是说他真的活了三百年。“这样的记载,可以说明孔子对黄帝是非常敬仰的。除此之外,孔子还非常欣赏夏禹,认为他功高盖世,如果没有他人类就不存在了。他还对周朝的‘礼乐文明’制度很欣赏,希望后世能继承这个制度来治理国家。由此看来,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形成,不可能不受到这些人的影响。”
  姜广辉认为,就现在看来,全面了解从“五帝三王”到孔子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炎帝和黄帝被众多民族奉为共同祖先,除了共同的血缘关系之外,还在于炎帝和黄帝初步实现了华夏社会的统一。“了解这些传说,知晓这些历史记载,可以很好地增强民族认同感。”
  其次,五帝传说时期讲“德治”,经由孔子的继承发展,形成了更系统更全面的思想体系。“德治”主要包括三条原则,一是以德居位,无德不贵,统治者的道德必须好,没有道德不能居于高位;二是君宜公举,统治者是老百姓选出来的,必须得到人民认可;三是臣可废君,如果统治者不遵守德治的原则,臣民有革命的权利。“这三条原则规范了统治者的行为,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有利于国家社会稳定发展。发扬这些思想中的积极成分,有利于社会和睦。”
  姜广辉说,孟子称“孔子之谓集大成”,“孔子思想集古先贤之精华,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孔子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优秀的成分,更是非常值得很好研究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