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喜气羊羊

阖家围炉,触摸时光之迭

2015-02-19 作者: 王文珏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文珏

  去年写了初一到初七的年俗流程,今年一起聊年俗因何而成俗吧。
  从鞭炮到门神,从守岁到祭祖,它们是年俗的名词和动词,在岁时佳节静候中国人的归依。而它们是如何从起意到定形,从史到今的呢?
  昨儿是大年三十,我们来说守岁。
  守岁最早见载于晋朝。至唐朝,已流行全国。唐朝皇帝很辛苦,除夕夜宴请大臣共同守岁,热闹完了还不能睡,天光亮时,又要举行盛大仪式,召见各地进京述职的“朝集使”和各国使节。而国民已可享受七天假期,团聚和思乡,喜悦和落寞,入诗咏怀,又随诗的散播不断加深人们对“守岁”的理解与执行。
  过年,最大属性是时光和家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珍贵的子时,前一秒是旧的,后一秒是新的,人们要让这个唯一的时辰过得充满仪式感。唯有醒着,真实地触摸到那一时分,人的自动更新感才愈加鲜明、浓烈、庄重。没有阖家围炉的大气氛,时光之迭,似乎擎不起这样大的气力。
  除了更新的仪式感,中国人还为何而守岁呢?可以想像,先古时节的照明与取暖条件很不理想。冬日的寒夜是那么难捱,新年在明灿之前,还有很长一段黑和冷,而黑暗寒冷是古人类近乎本能的恐惧。比较符合逻辑的一种分析认为,燃起高烛、岁火烈烈的守岁,可通宵达旦地驱黑避寒,为新生之年注入阳气,让新的光明和温暖声势浩大。
  旧时守岁规矩极多,其中一条便是各房各屋灯火必长明不熄,有的地方叫做“照虚耗”。一句威严的“上灯”,所有房间,哪怕平日不用的库房也须添灯入蜡,照彻冬夜,直到与晨光相连接。
  守岁还有一重功用,是给家中老人祈寿。宋朝开始,民间有了“守冬(指冬至)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的信仰。家中小辈即使困倦,也要打起万分精神,点灯熬油,“熬百岁”。比起养育之恩,这一夜的辛苦实在是微不足道。
  守岁从古至今都是光亮的、温暖的。如今人们越来越能适应夜的生活,消减了对黑的恐惧,但守岁依然是传承得近乎最好的年俗。大年三十,无论海角天边,人总是尽量赶回故乡,不管添阳还是添寿,守住此时此夜,仿佛便守住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