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需要怎样的经济文化融合?

——市委书记、企业家、专家眼中的经济文化融合

2015-01-28 作者: 娄和军 来源: 大众日报
  桃木雕刻民俗,被确认为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资料图)
  □ 本报记者 娄和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融合?具体到各地,注意什么问题?代表、委员们有话说。
烧火棍变成金疙瘩
一把雕刀,就把经济文化融一起

  记者问省人大代表、肥城市委书记张成伟:一提经济,大家觉着实;一提文化,一些人觉着虚。两者融合,如何做实?
  张成伟则反问记者一个问题:你老家是在农村么?
  记者答是。
  他问,那一株桃枝,在你眼里是什么?
  记者说,在我们那,老百姓用来烧火呗。
  张成伟说,这个烧火棍,雕刀之下,它就成了工艺品,是金疙瘩。在肥城,桃木雕刻从业人员上万,年销售收入过千万的企业不下十家。河北等全国各地桃木,都运到我们这雕刻。
  “谁说文化经济虚无飘渺?一把雕刻刀,就把经济文化融在一起,第一产业变第三产业。”
  来自曹县的省人大代表、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秀芳对此深有同感。她指着房里的台灯说,就这个台灯底座,材质如果是小叶紫檀的,不雕花卖2000元;请师傅雕一下,卖5000元;请名家雕一下,卖几万元。“我上世纪80年代学木雕,就为混口饭,哪想成了过亿元的大企业”。
  张成伟说,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两者越来越密不可分。文化融入国民经济各行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品牌文化,最终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是转调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不耗电不耗煤,不产生PM2.5,却能点石成金。”
  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宏观经济预测中心主任徐超丽认为,从全球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文化融合是大势所趋,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竞争。
  “当然,经济文化融合工作最担心做空了”。张成伟说,肥城的经验是“实事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文化事业,办成为民的实事;文化经济,围绕优势文化和行业,找载体,落到地。
能量从本地特色文化中来
不能另起炉灶而缺了文化之根

  对一个县市区而言,文化经济融合发展,要注意什么呢?
  张成伟问了记者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是桃木做得这么有名,而不是梨木?
  他自问自答:这是第二个启示,那就是必须从当地传统优秀文化中挖掘。
  在肥城,桃文化已上千年。“在我们这里,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桃。”
  挖掘文化,转化为新动能。“我们成立桃文化研究会,出桃文化丛书,膨胀桃木制品业,建桃木商品创意中心,策划中华桃文化大观园,成立中国桃都书画艺术研究院……都是围绕这个传统优势文化做。”
  张成伟说,当然肥城文化经济融合发展,远不止于桃木。肥城建春秋古城、泰山华博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0余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200多家,总资产达27亿元。但这些都是深入挖掘桃文化、君子文化、红色文化这三大肥城传统文化形成的。
  蔡秀芳代表对此极为认同:我们这类企业是要有文化之根的。老家有雕刻传统,上百年了。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我们公司也是一代一代工艺传承。没有底子,很难做好融合。
  当今时代,文化素质影响着经济素质。徐超丽委员认为,山东是文化大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山东有条件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融合先从破除障碍做起
破除“小马拉大车”和“多马乱拉车”

  蔡秀芳代表提到了一个问题:作为木雕企业,感到各级政府对文化发展重视多了。但在寻求一些扶持时,总感觉相关部门较多、较散,有时不知该找哪。
  “文化经济融合,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各要素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依靠单个部门力量难以进行协调。”张成伟认为,有些地方的确存在着“小马拉大车”和“多马乱拉车”的问题。
  肥城的经验是:成立文化强市建设协调促进委员会,市委书记任主任。“我们把宣传部、文化局、旅游局、体育局、广电局等各部门统筹,实现各种资源大整合。”
  徐超丽委员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补位而不越位。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各方关系,考验政府智慧。
  张成伟坦言,文化经济融合不宜操之过急,追求一时显绩。“文化经济融合有其自身规律,我们要有长远规划,长远眼光,且久久为功,而功成也不必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