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苗木市场“移花接木”乱象丛生

亟待成立反哺基金,形成良种繁育体系

2015-01-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一再倾斜,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和反季节大棚种植等新兴种植农业模式得到推广,加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老旧果园每年以20%的速度更新改造,果树苗木市场需求旺盛。
  一个好的果树品种可以兴起一个产业,如何能使技术含量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果树苗木和技术引导果树产业快速良性发展,是当前果树苗木种植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曹儒峰


市场混乱 缺少监管
  果树为多年生作物,育种周期长,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要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同时也需要巨大的经费投入。但是,我国大多数果树品种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挫伤了科研人员品种创新的积极性。
  1月15日,泰山区邱家店镇温辛庄村村民周广生正在进行果树嫁接,记者看到,一棵西府海棠树经过他的手,三下五除二便分解出许多新枝。周广生告诉记者,他家地里的苗木都是从育种者或种植户手中购买少量苗木后,进行简单嫁接、压条或扦插获得的种苗。
  记者了解到,果农在购苗后进行直接嫁接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在获取种源后,对苗木更名换姓,进行大肆炒作,获取非法利益,导致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不在少数。
  山东天地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王江勇说:“尽管我国早就于1997年便出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但由于侵权者多是个体经营户,很难追究责任,因此,很少有果树育种者申报新品种保护。”
  除了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外,由于苗木市场混乱,假冒品种坑害果农现象也不少见。
  尽管农业部2000年9月颁布了关于果树苗木生产管理的办法,规定凡是从事果树种苗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应具备必要的技术力量和生产条件,上报政府部门审查批准后方能生产。但实际上,苗木生产、销售和广告宣传均处在一种放任和无监管状态。
  王江勇向记者解释了苗木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由于缺少监管,只要懂点基本的果苗繁育知识,会宣传,便能从事苗木生产和经营;同时,果树类杂志不乏夸大其词的虚假广告;更有甚者,有些苗木经营人员,缺乏起码的技术力量,不仅从未种过果树,也不认识果树品种,市场上什么品种“热”,就“造”什么品种,一时间,“新”品种满天飞,果农无所适从。
成立反哺基金势在必行
  我省是水果生产大省,主要果品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国内首位。但是,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特色品种,以及包装粗糙、出口渠道不畅,水果出口量仅占生产总量的不足10%。
  “果树品种是决定果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受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依赖国外引进品种已不现实,必须加大力度,培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品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陶吉寒说。
  但是,由于果树育种周期长,投入大,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等原因,绝大多数种苗公司和民办科研机构不愿投资果树育种。
  陶吉寒说:“目前我国从事果树育种的主要是国家及省、市级的国有科研机构,而且经费投入不足,育种规模小。因此,成立育种、育苗基金反哺育种者,快速推进果树产业品种、种苗繁育技术创新十分必要。”
打造果树良种繁育体系
  “科研和开发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共同体,脱离了以科研为后盾的产业开发是无源之水,过重的强调科研而忽略产业需求是纸上谈兵。”山东天地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胜茂说。
  在果业开发的种苗生产和销售环节固然重要,但种苗的品种、砧木以及砧穗搭配是基础和根本,是产业链的顶端。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和地域范围种植什么样的品种和砧木最适合,需要科研人员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品种选育、良种引进和区域栽培试验。研究出了好的品种,如何选择推广便摆在了桌面上。
  在苏胜茂看来,首先要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的基地,改变分户零散育苗的做法,有计划地选择一批规模大、技术优势明显、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地方建立种苗生产基地。
  而且要组建种苗龙头企业,把分散的育苗户组织起来,制定统一的生产规程和标准,打造种苗品牌。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设立营销网点,开展分级代理业务,整个繁育体系与销售链条中要充分体现育种单位或个人的利益,依托育种单位科研与产业人员做好技术跟踪,完善售后服务。从而,最终形成全省果树良种苗木统一繁育、统一供应、统一品牌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