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山东能源

市场“贴近”现场,压力变成动力,山东能源集团——

经济杠杆激活内外两个市场

2015-01-05 作者: 左丰岐 陈凯 来源: 大众日报
  □左丰岐 陈凯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保煤质就是保饭碗,保不住煤质就砸了饭碗。”2014年12月30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岱庄煤矿综采二队生产班长马鹤仍对煤炭“拒收”风波记忆犹新。
  2013年4月,马鹤班里生产的4000多吨煤炭因发热量低而被矿上拒收,27名职工不仅没有挣到一分钱,被扣除了电费、运输费等,每人还赔了300多元,马鹤的班也因此成为反面典型。
  这件事引发了岱庄煤矿内部市场化第一个冲击波。当时,岱庄煤矿与山东能源集团其他60多个生产矿井一样,正在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运用价格杠杆等市场法则,将外部市场的压力引入企业内部,加快市场现场“两贴近”,以市场倒逼现场,以效益倒逼质量,实现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基层自治管理等,促进内涵挖潜、管理创效,最大限度对冲市场下行损失。
  马鹤班里的职工吸取了教训,工作上有了变化。去年以来,他们创出了连续5个月煤炭发热量保持在5000大卡以上的新纪录。然而,冲击波带来的回响远不止这些,自2014年一季度以来,岱庄煤矿产出煤炭的发热量,连续9个月呈现持续提升态势,月度平均发热量从最初的5018大卡逐步攀升到了现在的5213大卡,接连刷新建矿14年的煤质记录。
  “巨大的压力激发了超常的动力,也让多个‘不可能’变为‘可能’:看似不能再降的成本降了,看似控不住的冗员控住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指标完成了。”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说,这种事在人为、承压奋进的进取精神,会让企业长久受益。
  面对市场的挑战,山东能源集团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全面提升管理内涵和运营质量,使强化管理、深挖内潜、内涵提质对市场下行的对冲作用更加突出。去年以来,该集团综合施策,多元降本,商品煤综合成本同比下降24.54元/吨。其中,肥矿、淄矿、新矿等单位,吨煤成本分别下降48.07元、41.85元、34.29元。
  山东能源集团内部化管理不仅实现市场现场“两贴近”,让每一名员工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并且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岗位创效的活力;企业内部的活力增强了,应对外部市场压力的能力就提升了。
  “市场就是风向标,客户需求就是我们组织生产的标准。”山东能源集团煤炭销售负责人表示。
  前不久,山东能源集团与马钢集团开展了对接交流会,就加大技术深度研发合作、加大煤炭供应量的合作与专业部门沟通协调等进行对接。近年来,双方已经实现了由单纯的产品供需到技术、质量及商务交流、企业运营、文化融合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也为今后业务开展开辟了新途径。
  在与客户的互动中,山东能源集团也把准了市场的脉搏,开发出多个受到市场青睐的煤炭产品。去年12月18日,其主导产品“山能一号冶炼精煤”,以其灰分、硫分分别比申报标准低33%、47%,销量占比70%超申报标准近10%的卓越优势,被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命名为“2012-2013年度煤炭质量信得过产品”。这一产品年销量超1300万吨,占该类产品近70%的市场份额,有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用户信誉。
  实施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甚至煤炭品种的“私人订制”等措施,山东能源集团稳定了既有战略客户,开发新客户84家、拓宽销量300万吨;并重点拓展了高品质、高价位煤炭市场,增加销量60万吨。还在稳定省内市场的前提下,将省内电煤首次推向了省外市场,扩大市场空间80万吨。并且,针对市场需求适时调优产品流向与运输结构,开通煤炭直达专列8列,铁运比例达到30%;开通运河运输,降低运输成本24元/吨,实现铁运量、直达量、水运量“三增加”,有效促进了外销效率和库存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