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高密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将“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2014-10-27 作者: 本报记者 杨国胜 本报通讯员 王有志 王喜进 王翔 来源: 大众日报
  □王喜进 报道   高密市醴泉街道永丰村党支部书记宋金民(左二)征求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建议。
  □王喜进 报道   高密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右)将救助金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本报记者 杨国胜  本报通讯员 王有志 王喜进 王翔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密市大兴联系群众之风,深谋服务群众之举,力求造福群众之实,敞开大门听民意,创新方法办实事,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这也是高密市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探索。
民情日记制度化
  10月15日,夏庄镇民政助理栾术亮走进河西村村民李昊家,每月到李昊家走访,已成为他必做的事。几年前,李昊因工伤失去右臂,母亲又遇车祸致伤,全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与李昊结成帮扶对子的栾术亮,利用李昊懂电脑维修的特长,帮他开起电脑维修部,每月有了2000多元的收入。把栾术亮与李昊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高密市实行的“民情日记”制度。
  党员干部与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党员干部就有多亲。为让党员干部与群众能说上“掏心窝子”话,高密市出台了《关于“民情日记”制度化的实施意见》,以党员干部包靠联系、调研走访时的村居、农户、困难家庭为主体,市级班子成员每年走访调研基层单位100个以上,镇街区书记、镇长任期内要把所辖村(居)调研走访两遍以上,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要调研走访50个以上基层单位,确保“民情日记”实现全覆盖。
  只有常走动,才能知民情。高密市1.4万名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地记录问题、分析情况、提出对策,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收集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创业、需求诉求等各类问题3.2万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6100多个。姜庄镇王干坝社区所辖的11个村比较偏远,常年缺水,驻村干部在调查走访后,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2.2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小水电改造项目,共打机井239眼,铺设电缆87千米,配备灌溉机电设备331台、管涵21座,极大地改善了水浇条件,被群众誉为“埋在地下的民心工程”。
  为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高密市推出民情服务卡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干部将民情服务卡发放到所联系的每家每户,所联系的居民可随时与之进行电话沟通、求助咨询、反映问题,党员干部要及时记录、解答或汇报给单位,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市共发放民情服务卡30余万份,累计受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8000余件次。在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劳动争议、建设行业、消费维权等重点领域,高密市探索建立了5处行业调解中心,设立经信商贸、民政教育、金融保险3个行业调解室,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410余件。
  为将民情日记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市委领导班子带头,每半年召开一次常委会,听取班子成员“民情日记”记录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一次“民情日记”集中展评,督查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群众困难工作开展情况。组织部和纪委联合,利用民声在线及时公布“民情日记”中征求问题的受理办结情况,接受群众的公开监督。
问政于民常态化
  夷安大道是贯通高密城区南北的一条主干道,因车行道过少导致上下班高峰期间拥堵现象严重,对此群众意见很大。是拓宽还是保持原貌,高密市把决策权交给了群众。
  为让决策与群众需求合拍,今年3月份,高密市在媒体上发布了《关于夷安大道拓宽改造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和改造通告,设立专门热线电话,并通过市长热线和网络民声在线等平台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先后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45条。经过广泛征求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市委、市政府最后决定实施得民心、顺民意的夷安大道改造工程。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严控工期和工程质量,本着最小干预、最短工期、最少扰民的原则进行施工,未给车辆通行、居民出行和沿线门店经营带来大的影响,目前,夷安大道主路面已经完成通车,全部改造后,将大大改善交通拥堵现象。
  当前,高密市的“问政于民”活动已进入常态化,每年集中开展两次。6月份,主要围绕决策部署落实、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民生政策执行、政风行风建设等内容开展问政,并根据问政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12月份,重点围绕下年度目标任务、思路举措以及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征求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纳入下年度工作重点,未经广泛听取民意或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事项不进入决策程序。
  “民声在线”作为高密市问政于民的重要平台,开通以来,已有14个镇(街、区)、74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网上在线开展政务服务,点击量突破700万人次,通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即时接收、转办,做到有问有答、有诉求有回复、有满意度评价,搭建起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倾听民声于一体的党政部门与群众网上交流平台。高密市还“将话筒递给草根”,进一步畅通“问政于民”渠道,通过政府网站、市长公开电话、微信、微博等平台,打造起民意互通立交桥。针对高密市水资源紧缺现状,水利局退休干部张聿玺提出在胶河生态发展区的张家庄、孟家沟等地兴建大坝蓄水的建议,直接推动了总投资8.7亿元的孟家沟水库的规划建设。水库全部建成后,不但解决了5.2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还为高密市增加了地表蓄水量2000多万方,有效缓解了该市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特困救助长效化
  困难救助一直是高密市民生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高密市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困难群众救助,城乡低保对象保障率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3%,低保标准城市每人提高到4950元,农村每人提高到25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元和3600元。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一卡通”即时救助,将困难群众的大病医疗救助病种由15种增加至20种,城市低保救助比例达到55%,农村低保、五保救助比例最高达100%。今年上半年,高密市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供养金、医疗救助金等民生保障资金2300多万元。
  慈善救助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密发展的风生水起,先后在14个镇(街、区)建立慈善分会,在120个城市社区和农村中心社区设立慈善工作站,为全市因病、因灾、因祸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孚日集团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捐赠累计达1200万元,十年累计捐赠发放助学资金500万元,资助高考贫困学生、奖励高考优秀师生4000多人次,今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奖”。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密市将更多关爱目光投向特困群众,出台了《关于对全市特困群众实行特殊救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救助范围、统筹救助项目、突出救助实效,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实惠的救助。
  为妥善解决全市特困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高密市扩大了特困救助范围,对三类特困群众进行救助: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孤儿经专项社会救助后,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再度出现困难的特困群众;在高密辖区内常住、持有居民证且就业1年以上,因重大疾病、突发意外等原因造成困难,医疗自费金额在2.5万元以上或损失超过5万元以上的非高密户籍的特困群众;未纳入低保、“五保”、城市“三无”、孤儿保障范围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或严重入不敷出的特困群众。其中,特殊原因主符合“救急、救难”的工作特点,让困难群要是指因遭遇大病、车祸、溺水、火灾等出现家庭严重入不敷出,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无法获得补偿、赔偿或者补偿、赔偿数额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实现了对社会救助体系的拾遗补缺,提标扩面。高密市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特困救助资金,建立起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由民政部门牵头负责,其他部门配合联动,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规范执行特殊救助的申请、审核、审批、发放等流程,确保了特殊救助工作程序严格规范,有较强的操作性,又避免了繁琐复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