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1/60土地如何创造1/5经济总量?

——烟台开发区靠人才谋发展创新模式探析

2014-10-27 作者: 本报记者 吴洪斌 隋翔宇 本报通讯员 马双军 郭传义 来源: 大众日报
  □郭传义 报道   在路通精密铝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打印前的数据输入。
  □本报记者 吴洪斌 隋翔宇  本报通讯员 马双军 郭传义

  经过30年的发展,国家级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以烟台市1/6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5的GDP、工业产值和税收,2/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的利用外资,1/2的进出口,实现了从零起步到区域龙头的历史性跨越。烟台开发区经济腾飞的秘诀何在?近日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向人才要发展质量——
三位院士撑起一个新产业

  用3D打印机“打”出人体器官,是烟台开发区企业路通精密公司业务拓展的新方向。
  10月15日,路通精密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诗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与清华大学生物制造研究所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生物3D打印装备和人体器官产业化项目的研发和生产。
  “生物3D打印属于3D打印技术研究最前沿的领域。工业3D打印机的‘墨水’是工业材料,如金属、塑料,而生物3D打印机的‘墨水’,则是组成人类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如细胞、细胞液或高分子材料。生物3D打印所具有的快速性、准确性及擅长制作复杂形状实体的特性等,使它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陈国诗说。
  而支撑起这一新兴产业的是三位院士。近几年来,为了建立强大的“智慧制造人才库”,该公司在国内外诚聘“高人”指导企业的发展。首先引进了具有多年研发经验的韩新民博士担任路通研究院院长,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卢秉恒与陈蕴博院士相继加盟路通创造团队。
  “三位院士及团队覆盖了3D打印应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领域,使路通从过去的生产性企业逐步向研发、产业化方向过渡。”路通研究院院长韩新民认为。
  “靠人才谋发展、向人才要质量,是开发区30年坚持的发展思路。以路通为例,一个院士工作站不仅可以帮助一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更可以解决整个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为特定产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该区科技与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曹瑞义介绍。
  据悉,烟台开发区目前累计引进“千人计划”21人、“泰山学者”19人,均占烟台市2/3,“千人计划”占山东省1/10,由院士、博士领衔的创新团队达到50多个,建立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9个,直接或间接为龙头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大板块构筑产业龙骨——
组团式发展提升质量

  2014年7月,斗山韩国本部配套企业协会恳谈会在烟台开发区召开,两家韩资企业当场抛出橄榄枝加盟“斗山大家庭”,将与先期进驻的东洋机电、多宝精密、东镐重工、东帮机电等一起,为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配套。至此,仅烟台地区已有106家配套企业、5000多名员工加盟“斗山家族”,助推“烟台造”工程机械走向世界各地。
  最新数据显示,仅龙头企业和16家核心配套企业年实现产值100多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斗山工程机械累计实现产销挖掘机13.5万台。“工程机械产业关联度较高,正是有了斗山这一龙头企业,我区的挖掘机装备制造产品集群才得以壮大发展。”烟台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调研员丁江说。
  经过多年培育,烟台开发区已形成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2013年,这两大产业分别完成产值845亿元和2035亿元,产值和利税均占全区比重80%以上。这两者连同近年来发展起的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光电三大新兴产业组成五大板块,构筑起烟台开发区的产业龙骨。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大板块都具有很强的产业凝聚力,使得组团式发展成为新常态,往往出现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企业的情形。”该区发改经信局副局长冷晶思介绍。
  拿位于烟台开发区的通用东岳汽车生产基地为例,其落户以来,已完成投资23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单体轿车和动力总成生产基地。在这一龙头企业带动下,烟台市规模以上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达400多家,其中仅开发区世界500强项目17家,形成了以整车为龙头,发动机、自动变速箱、车用空调器为核心配套的汽车产业体系。
工业优势再利用——
服务业寻求节点突破

  自建区以来,工业就一直是烟台开发区的优势所在。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烟台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6%和9.9%,工业实力占烟台市的25%以上。
  “在此背景下,服务业已到了重点突破的节点上,产业升级和全域城市化需要高端服务业的强力支撑,这实际上也是对工业优势的一种再利用。”烟台开发区负责人认为。
  近日,渤海银行山东省票据中心落户烟台开发区,这是烟台市所有金融机构中第一家省级票据中心,也是渤海银行系统全国首家设在二级分行所在地的省级票据中心。
  据烟台开发区财政局于传荣处长介绍,今年2月,区内出台了《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5年内,建成多功能、全流程、一体化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使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金融业发展水平全市领先。
  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新引进4家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7支投资基金。全区金融机构达61家,金融业年地方税收达2亿元左右。
  “金融业突破性发展,既带动了服务业结构调整,也给各行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为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带来了活力。”于传荣说。
  除了发展金融业之外,该区还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服务业新政,提出构建以国内外500强及本地企业为核心的胶东半岛区域总部经济基地;以港口物流、枢纽物流、仓储物流、保税物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等七大服务业体系。
  “通过充分利用企业总部与我区现有产业结合紧密的有利条件,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区设立物流中心、研发培训中心等,可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职能,扶持综合实力强的区内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按照预定目标,烟台开发区自今年起,将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底,现代服务业将占服务业比重达到70%。”冷晶思说。

■书记点评 在百尺竿头激发转型动力 烟台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王曰义
  今年是烟台开发区成立30周年。30年拼搏奋进,我们不仅实现了从荒滩渔村到现代化滨海新区、从开放“窗口”到区域开放龙头的历史性转变,而且实现了从弱势产业到先进制造业高地、从技术引进区域到创新型开发区的历史性跨越。
  如果说我们前一时期主要是加工制造,是一般技术引进,未来发展则要靠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做高做强制造业,做亮做优服务业、布局建设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力争到“十三五”,基本实现“3115”目标,形成三大千亿企业鼎足而立、十大百亿企业并驾齐驱、十户上市公司竞相争鸣、50户十亿企业强力跟进的生动局面。同时,要建设创新型开发区,运用市场化机制,支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小明星”、“小巨人”,使其成为百亿梯队和资本市场的生力军,带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