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法治红利”助推中国经济升级

2014-10-27 作者: 盛 刚 来源: 大众日报
  □ 盛 刚

  法无授权不可为,让政府收手,是给市场从根基上松绑。法无禁止皆可为,会让市场主体对未来有更确定的预期,其行为也更加稳定
  23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依法治国升级版的路线图。在三中全会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确定,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法治中国构建过程中,通过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源源不断释放出的“法治红利”,将有力助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中全会闭幕的前两天,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公布。虽然7.3%的增速是今年的新低,但仍运行在合理区间,且转型升级加速的势头明显,表现为就业、节能降耗等指标好于预期,服务业为主导、新业态加快涌现的结构优化,以及简政放权等改革催生的新发展动力加快成长。考虑到此番增长不是依靠大水漫灌,而是靠定向调控实现的,经济增长的质量也要好于以往。
  正是看到了GDP增速放缓背后的这些积极、深刻的趋势性变化,21日会见来京参加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的各经济体代表团团长时,李克强总理表明了对中国经济的充分信心。当然他也提出,对经济增速放缓不能掉以轻心。短期看,定向调控稳增长措施不断出台,就是出于稳定市场预期,保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需要;中长期来讲,随着传统红利的衰减,中国不可能回到以前那种依赖投资增长和货币超发推进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通过简政放权为市场输入活力,是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两大抓手。而在这种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成为中国经济化解长短期压力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从字面来看,依法治国似乎与经济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释放改革红利,为中国经济转型清除路障正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意。经济有效有序运行,法治是基本条件。从历史的演变来看,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发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总能适时地推进制度创新,通过政策的调整和体制的变革,使经济的巨大潜力不断地释放出来。现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通过法治克服短期化、功利化倾向,通过强化监督和追责,让各级政府没有动力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也必须有制度上的保证,得到法律文件的支持,通过法治建设形成规范有序推进改革的方式,保障所有的改革举措均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无疑,重构公权力,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是此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所在。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地方债务风险、市场交易成本过大、执法效力低下、民营经济发展受限、社会创新能力不足等,背后皆有法治缺失的阴影,表明我国目前从产权保护到依法行政,从经济领域的立法到司法,从公平竞争到统一市场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尽如人之处,而这一切又或多或少都与政府与市场关系边界的模糊,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从而伸手过长、干预过多、干预不当有关,造成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障碍。
  预计四中全会后,政府权力的界定、行使、监督会相应明确,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将跟上,随着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一步步落实到操作实务和细节上,法治不彰的诸种问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在法治中国的框架下,法无授权不可为,让政府收手,这是给市场从根基上松绑,是防止公权滥用,减少政策主观性、随意性的利器,也让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法无禁止皆可为,会让市场主体对未来有更确定的预期,其行为也更加稳定。通过法治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全面释放市场活力和全社会创业激情;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秩序和确定监管边界,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也有助于减少寻租,激发企业向市场要效益做大做强的动力;以法治倒逼垄断行业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民间投资热情和市场创新动能将会大大迸发。总之,当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得到强化,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就有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