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上的弹孔见证胜利

首创鲁南地区抗战以来我军一个连队全歼日军一个小队的战例

2014-09-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弹痕累累的老槐树。
  ▲抗日战争时期故安桥战斗遗址。
  □ 本报记者 赵德鑫 尹 彤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付仰喜

  “连长下命令啊,刺刀往上安;机关枪当当响一阵,汉奸跑了去;鬼子到桥底下钻,四连的威风一定不放宽。”86岁的村民孟凡山站在泗水县城东南三十里西故安村故安桥前,又哼起了当年故安桥战斗胜利后村民们编出的歌谣。
  孟凡山告诉记者,提起故安桥战斗,在当时的鲁南地区,那真是妇孺皆知,老幼传诵。1944年7月5日,尼山独立营四连在连长杜嗣存指挥下,将日军一个小队包围在西故安桥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日军一个小队共二十九人,击溃了五百伪军的增援部队,缴获“九六”式轻机枪一挺,“三八”式步枪二十八支,指挥刀一把,驳壳枪一枝,机枪、步枪子弹若干,首创了鲁南地区抗战以来我军一个连队全歼日军一个小队的战例。
  战斗最早开始于1944年7月4日,尼山独立营第三、四连在滋临公路卞桥至苗馆段,伏击了五辆日军东去的军车,击毙日伪军18人,缴获一批军用物资。7月5日,鬼子、伪军分路出动报复,伪军大队长孔运谦率伪军五百余人,偷袭黄家岭,日寇小队长太乙郎率一个小队的日军清剿西故安村。
  孟凡山指向了桥下的北孔洞,“当时鬼子的小队长太乙郎被打出村后就躲藏在桥下的北桥洞中。”西故安桥南北走向,长约十米,宽五米,桥洞共有四孔。南两孔在主河道上,河面较平荡,不易隐蔽。北两孔是续建的附桥,桥面用厚石板铺成,桥洞口有高出地面半米高的礁石,是天然的障碍物,易于隐蔽,仿佛是个桥头地堡。在逃出西故安村后,五个鬼子占领了大桥西南侧的石灰窑,架起轻机枪;六七个鬼子占领了桥北头,利用石碑楼、老槐树、土坌子作掩护;又有四五个鬼子占领了桥东南的石坝堰;其余的鬼子尾随太乙郎钻进了桥北头两个桥洞里。
  抚摸着桥旁的老槐树,当年的弹孔随着大树的生长成为了凸起的疙瘩,孟凡山一个一个地数着树上的疙瘩,这是当年鬼子的机枪留下的痕迹。敌人在石灰窑处的机枪哒哒地发射,光在老槐树上就留下了十几个弹孔,给战士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四排副排长乔尚海看到这种情况,从西边的高粱地里穿越溪沟,朝石灰窑猛扑过去,刚插到沟底,就被桥下的鬼子兵一枪打中胸部,他坚持匍匐前进,每前进一步就留下一步的血迹,在爬至距敌人机枪20米处,乔尚海用尽全身的力气,扔出了一颗手榴弹,终于将敌人的机枪手炸昏,后边的战士立即夺下了这挺九六式轻机枪。
  太乙郎设置在大桥周围的三个火力点,桥北头高地与石灰窑分别被战士们攻下,东南石坝堰下的鬼子也处在三面受击的境地。这时,太乙郎仍然抱着伪军前来增援的希望。但太乙郎想不到的是,五百多名伪军早已被四连的三排战士一阵冲杀,逃回到苗馆据点里。太乙郎待援不到,处境越来越困难,只好命令两个鬼子在桥头架起机枪,掩护他和其他鬼子突围。鬼子钻出桥洞,正要向河岸上爬的时候,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子弹迎面打来,爬上岸的几个鬼子应声倒下了,太乙郎和其余鬼子又被打回了桥洞里。
  孟凡山的二哥孟凡荣是当时四连的一名战士,平时孟凡山与四连的战士们十分熟悉,战场的形势大局已定,连长杜嗣存让孟凡山去邓家村的指挥部送信,“小鬼子已经被围到了桥下,解决他们没有问题。”
  四连向围困的鬼子展开了政治攻势,指导员刘涛亲自向鬼子喊话,却迎来了鬼子的冷枪。杜连长见状首先跃上土埂,向桥头冲去,战士们也一跃而起跟着冲了上去。杜连长冲到桥头,见有两个鬼子探出半截身子,举枪要射,杜连长“啪啪”两枪,了结了鬼子的性命。随即杜嗣存奔上桥面,抽出一颗手榴弹拉开导火索,刚要往桥洞里扔,不料敌人从桥缝里发现了他,顺着桥缝往上开了枪。杜连长中枪倒下,手榴弹在桥洞口爆炸,弹片崩去了太乙郎的鼻子尖。看到杜连长倒下,战士们奋不顾身地从四面向桥洞冲去。敌人决定作最后的挣扎,一个个从桥洞里钻出来,战士们与鬼子展开了白刃战。四班长杜钦直向太乙郎冲去,太乙郎举刀向杜钦连劈三刀,都被杜钦用刺刀拨开,紧接着杜钦向太乙郎面部虚晃一刀,趁太乙郎稍一楞怔,刺刀便刺入了他的心脏,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受到了应得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