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山东省立二师学生请愿抗日

部分学生放弃学业参与抗日

2014-09-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孟一

  “就是把车砸了,也不能让学生来南京!”南京国民党政府一个电话,让请愿抗日的学生遭受到了更大的阻力。就在津浦路兖州车务分段工作人员一哄而上上前阻拦的当口,一个身影突然跳下月台直直地躺上铁轨,其他学生见状也接二连三地效仿。看着立在铁轨上的“人墙”,轰鸣的火车终于猛拉了刹车,停了下来。
  1931年,日寇将战火烧到了东北,国家遭遇浩劫。为声援抗日,位于曲阜的山东省立二师(现曲阜师范学校)联合鲁南七校学生,在兖州组织开展了一次卧轨截车的抗日请愿斗争。
  “当年参加活动的学生已经都不在了,作为校史的编纂者,我一方面通过查找相关材料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在十几年前年采访到了一些当事人和当事人家属,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为了解事件的详情,记者找到了原曲阜师范学校科研处主任刘振佳,他向记者展示了当年搜集到的信息素材。
  1931年12月10日,山东省立二师组织起500人的抗日请愿队伍,由学生会及各班代表组成“南下请愿指挥部”,学生每年级组成一个大队,共5个大队。统一指挥这次鲁南七校截车斗争的,是学生党员程照轩和牛振,同时还选拔出了马宗俊、李佑臣、常润山等30多名骨干组成敢死队,准备在向站方交涉车辆不成时夺车南下。
  计划安排妥当,16日,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顶着凛冽的寒风,徒步从曲阜向兖州进发。当天中午,鲁南七校的学生共计1000多人,聚集在兖州火车站。傍晚时分,从菏泽来的一些学生加入到请愿队伍中。兖州火车站成了激情澎湃的海洋,口号声此起彼伏,将火车站堵得严严实实。
  “那时候,津浦路兖州车务分段段长王有容等早已闻风而逃,车站人员和火车司机借机也跑得没影。在这种情况下,省立二师请愿指挥部决定打电报给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申明南下抗日的意愿,并要求火速派车接请愿团赴京。”刘振佳说,学生们没想到,满腔的激愤只换来一句“把车砸了,也不能让学生来南京。”事已到了这一步,学生们遂决定夺车。
  当时,正好看到201次特别快车由北向南驶来时,共产党员马宗俊率领敢死队全体队员跑上去卧倒在铁轨上,其他数百名学生见到此种情形,也纷纷奋不顾身地趴到铁轨上。车被截下后,学生们立即登车,分头向旅客进行宣传,说明请愿团南下为的是要求政府出兵抗日,当局不给车,只有出此截车下策。
  旅客们听后很受感动,纷纷提起行李下车把位置让给学生们,可车虽然抢了下来,却没有人敢开车。由于车站无法做通学生和南京方面的工作,致使津浦路交通铁路电报电话全部中断,南下车滞留泰安,北上车滞留滕县、临城,长达4昼夜。
  看到一张张青涩的小脸为申请抗战蜷缩在冰冷的车站和广场、昼夜风餐露宿,当地的工农群众和商界人士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和四乡师的学生们还有一些商贩一起自掏腰包,推着小车把热水、热饭送到车站。
  得到了周围人的支持,学生们更加群情激奋,面对兖州驻军第二十二师乘装甲车的强势镇压,学生们毫不畏惧,还趁机向军警们讲演,宣传抗日道理,还在车站上张贴“拥护苏维埃”等标语。省立二师请愿指挥部借机派出学生三五人一组,结伴到兖州城里和附近乡村宣传南下请愿的抗日主张。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此前已经赶到南京请愿的北平、天津、济南的学生在遭到血腥镇压后被遣返,且恰好抵达兖州,各方学生代表在火车上举行了联席会议,认为此时再去南京已无济于事,建议采取其他方式开展斗争。联席会议之后,省立二师请愿指挥部决定终止赴京行动,各校返回本地进行斗争,省立二师参加行动的部分学生决定放弃学业参与地下抗日。至此,鲁南七校卧轨截车事件告一段落。
  “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学生群体总是最敏感、反应最迅速的。他们组织的活动虽没能形成直接抗日,但对宣传国家危急形势、提升百姓保家卫国意识至关重要。”刘振佳告诉记者,这段历史已经被镌刻在包括曲阜师范学校在内的校史上,成为抗战史料中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