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学生入校即入职——

就业实现“零距离”

2014-07-17 作者: 倪斌 来源: 大众日报
  □ 倪斌 

  2014年是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年,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 然而在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双高”,“在我们学院,入学即入职,学费都是企业给拿。”学院招生负责人说。
  6月23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和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学院设立“海利尔班”,海利尔集团承担学生3年的全部学费,并设有奖学金,学生入校就成为海利尔集团的准员工,毕业直接到集团就业。
  学院紧密结合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与企业全面有效对接,优化就业工作机制,狠抓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开创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政行企校合作,
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先后组建了包括5所高职、23所中职、30家企业,中高职有机衔接、行企充分参与的机电技术职教集团等7大职教集团;与泰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区校合作关系,直接面对开发区内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与4所中职、4所本科学校合作办学;与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及台湾地区的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学生即员工、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实践锻炼创造全真的生产环境,运用企业化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创建企业运行氛围。学院与世界第一大机器人巨头——瑞士ABB公司,合作建立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校内汽车工程实训中心;与泰安高新区、山东人民出版社、旺旺集团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培育学生;与泰安轻松表计公司合作,将智能电表的焊接、组装、调试等工序搬进了实验室;利用电子专业技术优势,与中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天电子等离子焊接研究所;利用校内SMT生产线,与泰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厂”。
应需而变,实行零距离对接
  工美系2012届毕业生高维全在校期间,学院为其提供专门创业工作室,在老师的帮助下,未毕业即注册公司开展创业。一直以来,学院注重加强就业规划和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加强创业教育,积极培养班级创业团队,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
  同时,学院深化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建立学院为主导、系为主体、毕业生唱主角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形成了学院、职能部门、系、专业“四级联动”长效机制;实施就业考评、目标管理、实习导师、定期排查通报、预警五项制度。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夯实基础。
  在专业结构和设置方面,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专业设置随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应时而动,课程建设随经济社会发展应需而变,服务当地支柱产业发展,实现零距离对接。
桃李芬芳,成就泰职品牌
  学院旅游专业2000届毕业生韩兆君,被评为泰安市终身精品导游,2012年获得全国导游员大赛大奖。2013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巩熙,现任总装备部上等兵,担任“神十”解说员。毕业生岳文利,毕业一年后就职区域销售经理,第二年个人销售总额突破1300万元。毕业生刘国,毕业后创建了5家公司,解决就业2000余人,年营业额过亿元。
  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认可度为泰职学子搭建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的就业平台,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98.77%。2012年就业率为98.48%,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01%。一大批毕业生入职不久即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 在社会上确立了良好的泰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