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泥巴糊涵洞,不能只靠良心发现

2014-07-02 作者: 张玉胜 来源: 大众日报
  □ 张玉胜

  总投资87亿元、穿越晋西黄土高原和吕梁山山地的太原至兴县铁路工程,平均每公里需要建设六个涵洞,涵洞的关键部位台背本应采用优良材料填筑,却被大量就地取材的黄土所替代。根据施工者的实名举报,记者调查发现,这条正在建设的铁路潜藏的质量问题令人惊心,连施工者都直言“常被噩梦惊醒”。(6月30日《经济参考报》)
  施工者因对在建铁路工程的“泥巴糊涵洞”忧虑不安而时常“被噩梦惊醒”,表明其对以黄泥巴取代回填材料可能造成涵洞垮塌及“火车脱轨翻车”的危害心知肚明。敢于对承包方的偷工减料行为实名举报,充分彰显其人性未泯、正义感犹存的道德底线和责任担当,着实难能可贵。但值得追问的是,一个投资87亿元、直接关乎铁路运输安全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何以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和偷工减料?如果没有施工者的良心发现,我们又该如何发现和想象这连“豆腐渣”都不如的缺德工程的安全隐患和骇人后果?
  诚然,面对只图牟利、罔顾安全的严重偷工减料行为,我们可以谴责工程承包方的见利忘义、诚信缺失、无德无良,并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对其违法施工行为彻查彻究、严惩不贷。但发包方的一包了之、监管部门的失察渎职,又该如何追责?施工企业敢如此胆大妄为,其背后是否存在其他腐败行为?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隧道专家王梦恕诘问,“设计文件上要求使用A、B组料,意味着该项目对此是有预算的,应该查查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省下来的钱进了谁的腰包?”
  按理说,即便是对于有回填材料要求的隐蔽工程,只要监管者钻探取样便不难发现问题。但缘何仍是暴露于内部人员的“自省”与“反水”?2011年10月有媒体曝光,东北一条投资23亿元的重要铁路工程,竟出现“骗子承包、厨子施工”,工程修建偷工减料,连施工者都直言“火车通了后我都不敢坐”。连施工者都对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忧心忡忡,工程的批准单位、指挥机构和监管部门,都到哪里去了呢?
  “泥巴糊涵洞”究竟在糊弄谁?是在糊弄工程的决策者、监管者的粗心大意和视而不见?还是在糊弄质量监管程序与制度的形同虚设?抑或是糊弄有章可以不循、违法成本过低的法制缺陷?透过记者为此采访求证所遭遇的推诿、责难甚至被殴等咄咄怪事,人们不能不对其产生很多联想。
  “泥巴糊涵洞”留下的是安全隐患,暴露的却是诚信缺乏、监管缺位、法治缺失的社会“短板”,让“偷工减料”成为始作俑者和利益相关人胆战心惊的心理忌惮和伴随一生的终身梦魇,急需有关方面站出来“铁腕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