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山东能源

古城煤矿主井提升组九女工每班次满负荷提升280钩

14年,零失误零隐患零事故

2014-06-23 作者: 本 报 记 者 左丰岐 本报通讯员 陈宜勇 来源: 大众日报
  杨继英(左)与同事文欣在值班期间检查提升设备。
  □ 本 报 记 者 左丰岐  本报通讯员 陈宜勇

  煤矿的主井提升系统是井下原煤运往地面的“大动脉”,直接制约着矿井高效生产,可以说是煤矿生产系统的咽喉。日前,记者攀上山东能源古城煤矿60米高的主井井塔,了解主井提升组9名女性工作中的故事。
  “我们主井一次提升循环时间是100秒,一个班次满负荷运转可提升280钩,缺一钩也瞒不住!耽误10分钟以上就得按事故通报,还要分析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正在值班的赵燕对记者说,眼睛始终盯着面前的屏幕和各种仪表。从她所在的小小控制室的窗口望去,就是巨大的主井提升等设备,周围沿墙摆放着一排电气开关柜。
  “我们这个提升绞车提升速度是每秒8.3米,提升高度是540米,也就是说从井下装煤点到井上卸载位置为540米。”作为B角的李雯雯说。“绞车上缠绕的钢丝绳的另一端就连接着装载原煤的箕斗。”
  “煤炭开采,系统为王。系统理顺了,通过超前规避,提高效能,满负荷运转了起来,低成本优势也就显现了出来。”古城煤矿矿长、党委书记管清向说,“针对主井提升系统的满负荷运转问题,我们在井下各水平转载点科学设置了连接主皮带运输系统的转储煤仓,起到了削峰填谷的平衡作用,即使所有工作面短时间内都停产了,主井提升也不能‘停摆’。”
  据了解,正是由于原煤生产等前端系统的高优化设计、满负荷运转,把原煤“出口”的制约“瓶颈”——主井提升系统推到了“分分秒秒零失误,时时刻刻无事故”的风口浪尖,达到了刻不容缓,分秒必争的“境界”。
  “我们主要工作就是控制好箕斗的位置,保证原煤的顺利装载和卸载,尽管电脑会自动控制绞车停止位置,但也必须在到位时手动拉一下闸,否则下一钩绞车不好启动。”赵燕说。
  古城煤矿提升组的9名女性为了确保主井提升零失误、无事故,也拿出全身心投入的劲头。组长杨继英就先后自费近千元购买了《矿井提升机械设备》、《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等专业书籍,与同样从事机电工作的丈夫同台搭戏,唱起了钻研业务的“二人转”。现在,她们9人不仅精通了主井提升系统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也都具备了一定的应急问题处理能力。特别是在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中,她们中有5人被命名为岗位技术能手,享受年度每月300元技术津贴。
  “我们矿还与厂家协作,组织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对主井提升速度曲线进行了优化,将等速段在安全规程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当延长,使单次提升时间从110秒缩短到了100秒。”杨继英介绍说。通过技术改造,除了压缩了提升时间以外,还为主井定量装载系统加装了限时卸载控制回路,实现了时间和定量的双重保护,增强了安全保障,并改变了箕斗卸载方式,扩大了容量,解决了卸煤不彻底和井筒撒煤现象。
  “矿上对我们的期望很大,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幸运的是,14年了,我们完全做到了‘零失误、零隐患、零事故’目标。”杨继英说。她身后的墙壁上挂着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牌匾。除了这项珍贵的荣誉以外,主井提升组还在2006年度、2009年度先后两次被全国能源化学协会授予“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荣誉称号,2010年5月,首次成为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状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