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理论·实践

奏响税收乐章 服务生态山东

2014-06-22 作者: 刘景溪 来源: 大众日报
  □ 刘景溪

  生态山东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我省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绘制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东美好蓝图,税务部门大有可为。全省国税系统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组织收入为重点,以实施结构性减税为核心,以税收软环境建设为依托,以综合治税为保障,以更加积极务实的举措为生态山东建设助力加油,让齐鲁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强化组织收入,为生态山东建设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设生态山东需要坚实的财力作支撑。近年来,全省国税系统自觉服从和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财力需求依法抓好组织收入工作,不断提高税收收入的规模和质量,努力为生态山东建设集聚财源。一是“实”字当头保增长。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税收形势,国税部门按照“任务求实、措施求实、效果求实”的要求,不断强化收入措施,加大收入力度,堵塞管理漏洞,深挖税源潜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把该收的税收上来,切实把经济发展成果体现到税收收入上来。2013年,全省国税收入(不含青岛,下同)完成3497.07亿元,同比增长5.02%;其中,国内税收收入完成2629.25亿元,同比增长5.71%。今年1-5月份,完成国税收入1530.82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国内税收收入完成1206.95亿元,同比增长5.57%。二是“优”字为先提质量。在不断壮大税收规模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税收收入质量。严格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不断加强考核监督,切实防止非正常收入。坚持以生态经济为导向,不断完善现有征管体制和征管措施,将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和扶持作用,积极培植和涵养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税源,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数”字为据强分析。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和税源发展变化,深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大调研”活动,问计问需于广大纳税人,建立起经济、环境与税收的常态分析机制。既立足税收看经济,把税收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突出出来,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的税收政策和措施,为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节能降耗提供支持与服务;又跳出税收看经济,从税收视角剖析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跟踪问效,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各级国税部门围绕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恢复大蒜初级加工产品出口退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蓝黄战略以及“营改增”效应分析等方面,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提报调研报告,立足促进产业调整、发展生态经济建言献策,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强化政策落实,促进全省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税收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全省国税系统充分发挥税收政策调节引导作用,在落实政策过程中,积极做好“加法”、“减法”和“乘法”,三措并举放大政策效应,努力把税收政策转化为生态山东建设的重要牵引力和助推力。一是做好“加法”严控管。严格落实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等产业的限制性政策,加强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宣传引导,配合政府加速淘汰钢铁、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通过严格管理划定违法红线,倒逼企业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走好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二是用好“减法”强引擎。积极落实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优惠、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三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健康发展。近三年共办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44.48万户次,抵扣税额690.34亿元;兑现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931户次,退税额25.34亿元,免征1411户次,免税21.51亿元;落实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额3.75亿元,折合设备投资额37.5亿元,促进了节能环保型企业加速发展。去年,积极推进“营改增”改革,为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自2013年8月以来,全省12.28万户试点纳税人税收负担下降或基本不变,占试点纳税人总数的97.54%,营改增整体减税规模约77.78亿元,其中:一般纳税人减税72.44亿元,小规模纳税人减税5.34亿元。三是算好“乘法”促创新。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2011-2013年,全省国税系统共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69.3亿元,减税助推企业发展的实际效应以乘数级倍增。2013年全省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值税应税销售收入19247亿元,同比增长4.86%,高于传统产业1.14个百分点;实现国内税收收入902.6亿元,年均增长4.74%,高于传统产业4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专用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等高科技含量行业,国内税收收入占第二产业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通过税收政策激励,把经济发展的短板拉长、长板做优,为打造山东经济升级版助力加油。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软环境
  全省国税系统把生态文明理念全方位对接融入到各项税收宣传之中,着力提升宣传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硬招数、实举措彰显国税部门的社会责任,营造生态文明“利益相关,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一是拓宽载体,提高宣传多样性。坚持继承与创新相同步,既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坚持下来,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搭建新平台,促进税收宣传方向更加多元,受众更加广泛。一方面,“老”做法植入“新”理念,在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中,广泛植入“美丽中国”、“生态山东”元素,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办税服务厅宣传栏等载体,及时宣传税收政策,引导纳税人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发挥信息化载体新优势,深化省、市、县三级国税部门网站建设,积极搭建QQ群、微信群、政务微博等新宣传载体,全方位构建信息化宣传平台,尽最大努力把各项税收新政策、生态发展新要求“零距离”、“零时差”传达到每个纳税人。二是定向发力,提高宣传针对性。在宣传多元化的同时,注重区分不同宣传对象,细化工作措施,围绕“生态山东发展需要什么,不同类型纳税人想了解什么、每个人应知道什么”,开展立体化、多层次宣传。结合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实际,着力强化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税收政策宣传,引导企业把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协调起来,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环保发展。对生态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注重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不断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把消费税等税收政策说实讲透,倡树“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理念,促进绿色消费、健康生活。三是以内促外,提高宣传实效性。行动是最好的宣传。坚持从每一个国税人做起,从每一项税收工作做起,修炼“绿色发展”内功,促进内功外显,构筑“墙里开花,内外皆香”的工作局面。加强教育引导,把生态理念融入各项日常工作,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在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发力,守好节能环保每一道关口。以让纳税人“少跑一趟腿、少等一分钟、少花一分钱、少犯一点难”为服务愿景,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清理进户执法项目,优化办税流程,精简报表资料,有效降低人力物力消耗。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国税系统取消简并涉税文书报表26项,取消进户执法项目29项,简化办税流程27项,办税时间大幅度缩短,一窗通办、同城办税、“免填单”系统全面推广应用,为纳税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强化综合治税,集聚部门协同、税企协作的工作合力
  生态山东建设画卷需要全省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合力描绘。全省国税系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协作理念,积极构筑“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税企同心”的工作格局。一是部门协同出实招。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聚共识、强互信,积极探索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协同服务等合作途径和方式,不断拓展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营造综合治税浓厚氛围。二是上下联动求实效。在提升工作执行力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绩效管理,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各项税收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健全问题收集和反馈机制,对基层国税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响应、改进和反馈。积极开展上下级部门联合调研,从税收视角更好地找准制约生态发展的症结所在,提出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助手。三是税企同心共发展。坚持相信纳税人、敬重纳税人、依靠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在全省国税系统广泛开展换位大体验活动,真诚与纳税人沟通交流,倾听所思、所盼、所需,真心实意帮助纳税人办实事、解难题,在引导企业提高税法遵从度的同时,为企业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深化互信合作,营造“税企同心共发展,助力生态新山东”的浓厚氛围。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当前,生态山东建设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国税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为蓝天白云、繁星点点的生态山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山东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