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开始检查,涉及6市及9县市区◆3类21项重点,提出创新“点子”

大展示、大破解、大推动

——解读蓝黄“两区”《规划》实施情况检查推进工作方案

2014-05-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赵洪杰
    本报通讯员 沈秀莉

  蓝黄“两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分别超过4年和3年,蓝黄“两区”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被中组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典型范例。
以市为单位和重点
  省区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区域经济要“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李克强总理“山东要把完善区域发展战略这篇大文章做下去”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决策部署,坚持“面上推开、点上突破、融合互动”的思路,按照“大展示、大破解、大推动”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确定对蓝黄“两区”《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进,将成立7个检查组,组长由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6月分赴蓝黄“两区”,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进。
  检查推进以整建制的市为单位进行,对蓝黄战略不覆盖全市的,仅对涉及到的县(市、区)进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6市,以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东营、滨州2市,以及潍坊市的寒亭、寿光、昌邑,德州市的乐陵、庆云,淄博市的高青和烟台市的莱州等7个县(市、区)。
  检查将遵循科学导向、突出区域特色、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务求工作实效等原则,全面检查蓝黄“两区”《规划》实施情况,找准差距,破解难点。
检查要点:3类21项
  据介绍,重点检查内容为3类21项。
  工作措施方面,将检查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情况;市出台的配套规划和扶持政策情况;在重点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培植、特色园区建设、未利用地开发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加大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投入情况等。
  目标完成如何?省区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检查:推进《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特别是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和效果。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情况。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四区三园”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四大临港产业区,以及现代海洋和高效生态特色产业园建设情况。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关键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高端领军人才团队引进和高技能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发展循环经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生态功能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情况。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情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城镇组团发展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情况。财税、投融资、对外开放等重大政策事项落实情况。
  各市在完成《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目标的同时,取得了哪些经验亮点,是检查中的重点。如青岛等市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蓝黄“两区”发展的情况;区内各市和区域之间融合发展,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海统筹的成效;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进展;聚集各方资源、放大政策效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成果;坚持创新驱动、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腾笼换鸟”、转型发展的做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效果;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经验。
不打分排名,为创新“出点子”
  查找问题、提出建议是这次检查的重中之重。省区域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查找蓝黄“两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敲开核桃”,查找原因。
  他举例,在重点任务上,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和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产业发展是否存在质量效益不高、不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问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存在力度不够大、进度不够快的问题,是否存在探索创新和先行先试意识不够强的问题;在促进区域融合、错位和一体化发展上,是否存在融合不够、定位不准、进展缓慢的问题。
  下一步如何发展?也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如,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海陆统筹发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深化国内区域合作,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主动承接首都优质资源转移,打造山东“黄金海岸养生福地”旅游品牌和养老健康文化旅游服务业聚集带,加快建设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区域协调联动、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飞地经济”发展、污染同防同治等体制机制创新等。
  记者了解到,本次检查不搞排名打分,不搞大规模的督导观摩。而是坚持问题导向,既要总结突出发展成效和创造的典型经验亮点,也要敢于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便于“对症下药”,力求做到“大展示、大破解、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