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我想用自己‘闯三关’的经历,给有心在泥巴地里创业的大学生趟条路”——

大学生泥巴地里闯出一片天

2014-05-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董俊峰 报道   在远离济南市区50多公里的长清区马山镇双泉村,曹广同正在大棚里管理着草莓。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本报通讯员 李 娜  
  
  “从都市再回到农村,从打工到自己创业,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泥巴地里创业至少要‘闯三关’。”5月22日,在远离济南市区50多公里的长清区马山镇双泉村,曹广同抱着双臂站在自己农业种植基地的10个生态大棚前说。
磨难关——
“没半夜哭过几回不叫创业”

  光看肤色,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出生于1980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花卉专业的大学生,一个曾经的都市白领。2003年大学毕业后,老家临沂的曹广同来到了省城,在一家园林花卉公司谋到了一份稳定工作,不几年就做到了公司的中层。但安逸的生活没有磨灭他创业的梦想。2009年,他和几个同学凑了50多万元,开始了艰难而有意义的创业征途。
  经多方联系,他们最后与长清区马山镇双泉庄村签订了50亩土地的流转协议。该村是省军区的帮扶单位,有搞大棚、种植中药材的基础。在镇、村的鼓励与支持下,他们首先选中了丰香和天宝两个草莓品种作为首批试种水果,先建起了10个大棚。他们的梦想就是逐步让这50亩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
  “既然创业,就想过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剧烈。”曹广同至今还对当时的惨状记忆犹新:创业第一年春节的喜庆鞭炮还在响,大年初六,一场大雪不期而至,把他们刚建起的10个大棚压蹋了7个,30多万元投资打了水漂。
  “男人哭几次不丢人,没半夜哭过几回那还叫什么创业呢?”曹广同说,好在,他们挺过来了。
技术关——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同样起大棚,同样种草莓,论经验可能还比不上一位老农民,就凭几个大学生,就能在泥土地上干出大名堂?”刚开始时,不少村民向他们投来怀疑的目光。
  “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大学生种大棚还就是不一样。”曹广同听说省农业厅有项秸秆技术,是未来大棚发展的方向,于是就多方搜集资料、请教、学习、验证。该技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用这项技术种植出来的农产品,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口感好,再就是能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别的不说,在马山大集上,我们的草莓最小的也得15元一斤,老百姓就认这个口味。而别的种植户们,最好的能卖上这个价就不错了。”曹广同感觉自己赢得挺自豪。
市场关——
“职业农民”的现代管理意识

  “刚开始看到他们来搞基地,我们都有点不能理解,读了大学还来种地那不是白读了吗?再加上一群刚从学校出来没几年的孩子,不赔个底朝天就不错了。”双泉庄村63岁的村民王庆孟说,“没想到现在效益这么好。”
  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王庆孟成了曹广同他们的“打工仔”。“每天来草莓大棚里上班,一天能赚30元,想想自己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学技术。”王庆孟挺知足。这几年,村里已经有20多位像王庆孟这样的剩余劳动力到草莓种植基地打工,每人每月又额外增收了1000多元。
  “要想做个好的‘职业农民’,仅懂得生产环节还远远不够,把丰收的草莓顺利销售出去,才是现代农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到了这时候,大学生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曹广同他们成立了宣传小组、营销小组,印制了精美的包装袋,联系了定点批发销售点,请城里的市民来大棚里亲身体验采摘。最后算下来,一个大棚实现销售收入2万多元。
  “仅仅让农民挣个打工钱,显然也不是我们的初衷。”曹广同说,他们在自己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鼓动更多的农民加入进来,共同把种植基地做大。“这样,再去省城联系大超市时,就不会因为人家担心种植规模小不能保证连续供应而吃闭门羹了。现代农业不是盆景经济,没有品质,就没有市场;没有规模,就没有更高的效益。”曹广同他们的创业梦想,正像山里的朵朵野花一样在顽强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