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金融 视野

恢复金融的草根性与社区性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谈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

2013-11-13 作者: 杨鹏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鹏

  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参加在淄博举行的加快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座谈会,就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定位、特点、规范和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和思考。
  宋丽萍表示,从总体上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很多具体的运作机制和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但基本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就是打造面向区域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产生聚集效应,企业要聚集,信息要聚集,金融机构要聚集,产品和服务要聚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圈。”宋丽萍表示。近年来,围绕服务小微企业,各类金融机构都进行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但是缺乏平台进行整合,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高新园区也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投融资对接服务,但是缺少登记托管、股权融资等核心功能,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她认为,有了区域性市场这个平台,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就能聚集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小微金融服务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宋丽萍认为,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区域性市场的意义在于恢复了金融的草根性与社区性。从境外的经验来看,金融市场都是从社区开始发育的,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标准化的产品和全国性、全球性的市场。草根的、社区性的金融是金融体系的微循环,最能够因地制宜地创新产品和服务,最能够惠及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个人。“中国需要补上这一课。”她说。
  不少人说,区域性市场的主要作用是为新三板和证券交易所培育、输送企业资源。宋丽萍则认为,区域性市场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可能进入高层次的市场,它们或者无法接受高层次市场挂牌的成本,或者因为缺乏成长性,不为高层次市场的投资者所接受,但是它们股权流转和日常融资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性市场不仅仅要眼光向上,更应该眼光向下,扎扎实实地围绕小微企业的需求,做好规则体系、产品和服务体系、信息与技术系统等基础性工作。
  中国小微金融的大幕刚刚拉开,区域性市场的发展历史还不长,但是各地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创新,例如前海的互联网金融、重庆的小贷债、武汉的股权质押融资、浙江的优先股等,充分体现了来自基层的首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