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惊讶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批评和指责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害怕中国猛增的竞争力?担心21世纪的主导权转移到亚洲?……当今西方人到底对中国怎么看?

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复杂情感

2013-09-27 作者: 文军 来源: 大众日报
  弗朗克·西伦在华17年,是一位资深的德籍中国通,他在《慌恐与偏见》中,不但谈到了自己,还写到了其他德国专家、美国专家对中国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的看法。从经济、技术、环保、能源多方面告诉人们,中国不可怕,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作者是写给德国人的,或者说是写给西方人的,也是写给中国人的。作者在打破西方流行的对华看法,挑战僵化的思维的同时,还要“把未来几代人对世界的认识尽可能早地摆在当代人的面前”,让人们了解明天的中国。
□ 文军 整理
德国人恐惧中国
  常言道:“旁观者清”,此话有理。可不,当我从遥远的中国来看德国时,确实有那种“站得高、看得清”的感觉。就我们德国人对中国的反应而言,更多的是关于“正在崛起中的世界强国”这样的话题,似乎这就是我们必须经常加以正视的主题。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这个话题或多或少地暴露了我们自身的特点:德国人喜欢夸大其词,而且在全球性危机的时期更是如此。因为德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依赖出口,所以客观地去评估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对德国人相当重要。遗憾的是,我们却远远地偏离了这个点。譬如,在2011年年初的一份德国报纸中就有人公开断言:中国是“那么令人可怕的强大”。在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中,人们对中国的看法也类似,消极、负面的甚多,这是一家美国研究机构从2011年7月的一次民意调查中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于德国的是,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给予中国正面的、肯定性的评价,甚至连美国人的评价也是正面的——尽管中国崛起所带来的阴影更多地落在他们那里。此外,对中国人印象不好,全世界也就只有日本人和土耳其人。
  我已经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17年。在这17年间,德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经历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过程:先是嘲笑中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落后,并对此感到惋惜;后来是惊讶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并批评和指责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随之就是担心和害怕;再后来就是,对中国的反应越来越激烈,对中国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在德国,受聘人员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怕这些企业保不准哪一天转移到中国去;有汽车的只要一看见加油站的油价上涨,就担心中国的原料饥荒,怕因此会继续推高油价;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则在进入职业生涯方面,感受到某种来自亚洲的竞争威胁;中小企业担心中国廉价商品的竞争;大型企业的高管们反感中国的国企,担心他们勇往直前地厮打硬缠;德国政治家们则一边不断地高筑财政赤字的债台,一边眼巴巴地盯着中国的外汇储备,尽管他们气鼓鼓地意识到,21世纪的主导权有可能落在亚洲。
对中国的误解
  只要涉及中国,盗版产品、网络干预、资源浪费、新殖民主义以及环境污染,所有这些都是在德国经常使用的代表性话题,而正面的话题则少得可怜。可是,绝大部分中国人则相反,他们对德国持尊重和敬佩的态度。我曾与负责欧洲事务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女士一起喝茶。她告诉我,她在北京参观了一个有关德国启蒙运动的大型展览。当她看到这些展品时,她就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德国是凭借着什么得以飞跃式发展的,而所有这些在动荡、战争和殖民化方面对世界其他国家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和寓意”。令傅女士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德国人就不能理解,“中国,这个起步比较晚的国家”正经历着一个类似于他们的发展进程。“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发展所追赶上来的这些,其他国家也许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实现。”她引人深思地说道。
  许多德国人其实非常羡慕中国人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也许老一代德国人还记得,在他们上小学的时候,人们常常说起的那个话题:“黄祸。”他们觉得,现在这些似乎得到了证实。2011年夏季,德国《图片报》以“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在怎样地席卷欧洲”为题,进行了大规模的系列报道。在这些报道中,人们也许不太在意这些细微之处,譬如,美国经济实力至少是中国的三倍。其实,这些也就更多地显示了,这种“恐惧中国”的心态已经深入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这种恐惧可能会导致麻木、停滞,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短期休克性反应。
中国不是敌人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明确地强调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那就是:中国不是敌人,尽管这个国家在不断地壮大,而且最终将超越我们德国。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竞争者——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竞争者,尽管承认这种竞争有时难免是苦涩的,可这个国家首先也是一个合作者。我们必须努力去建立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在此,我们也没有必要被眼前的一切吓倒,我们必须正视我们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并凭借这些成就和价值继续生存。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抵制压力和诱惑,主动向中国人推广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尤其是,我们必须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和基准,其中也包括批判性的,并且使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实质性的问题和关节点上。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抓住这场世界性变化所带来的新机遇,才能充分利用它们所带来的可能性,从而获得成功。这就是我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我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打破流行的观点,挑战僵化的思维,把未来几代人对世界的认识尽可能早地摆在当代人的面前。
承认中国的影响力
  就对世界秩序所带来的影响而言,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路远比一个世纪前美国崛起所带来的要更大、更深刻。至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就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西方高技术产品最富有吸引力的潜力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对高档消费品也异常地富于吸引力。所以,中国经济才能以无可匹敌的高速度持续增长,而且数倍地超越了美国当年蓬勃发展的速度。要实现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所获得的经济成就,美国花了大约160年时间。中国崛起也在文化内涵上明确地有别于美国。19世纪90年代,当美国取代英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地位时,赢家与输家在文化、传统上的“剪刀差”是相当大的——尽管今天的美国人和英国人都闭口不谈这一点,反而净讲反话。中国则相反,他们讲的是“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截然不同于西方人的观念。还必须看到,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中国人的这种价值观会在不远的将来在全球得到认可,而我们也将不得不对此采取妥协的态度,甚至大规模、多方面地妥协。在未来,在我们的自我实现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制于世界共同体的利益和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点首先涉及的就是全球性资源的状态。不同于美国在20世纪初开始崛起时的是,现在的世界资源和地下宝藏变得极为有限和日渐短缺。目前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如果我们就这样继续消耗,资源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正是由于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德国也就必须改变生活方式,以便使中国人也能拥有类似于我们的生活水平。
  《慌恐与偏见》
  (德) 弗朗克·西伦 著 
  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