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乡村的隐秘 

2013-09-27 作者: 宋嵩 来源: 大众日报
□ 宋嵩
  中国的乡村,充满了无数隐秘,天然地具备作家们梦寐以求的故事性与戏剧性,这一切都被王方晨敏锐地捕捉到。在苦苦寻觅多年之后,王方晨终于为自己小说的两个永恒主题——乡土政治批判和民间伦理反思——找到了最新鲜、同时也是最贴切的表达方式。在他的长篇新作《公敌》中,一部中国乡村的秘史由此展开在我们面前。
  《公敌》中的最大隐秘,是翰童集团几十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佟家庄的当代史。王方晨熟稔营构矛盾斗争,并在其中探索人性、拷问灵魂的技巧。他将当代中国的乡土秘密归结并置换为大大小小的矛盾与斗争,勾勒出这幅斗争图景上的众生相。
  于是我们看到,一部《公敌》,屡屡露锋芒,随处是战场,小说的可读性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并由此巧妙地避开了当下反思型小说往往思想大于内容的弊端。
  小说带给读者最直观的矛盾,应该是村与镇之间刻骨铭心、不可调和的对抗,即表现为佟家庄人对镇上人的仇恨。他们天生地拒斥任何有可能损害土地尊严的行为;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又使他们在土地与非农业生产之间游移不定,由此形成了佟家庄人对塔镇的复杂感情。长久以来成为镇上人都只能是一种幻想,甚至连与镇上人恋爱成亲都毫无可能,而且由此造成了韩佃义与金枝儿的爱情悲剧。
  小说中的隐秘数不胜数:佟安福被人夜间挟持的秘密,他主动让贤、将大权“禅让”给韩佃义的秘密,小白楼里的秘密,土管所所长邵观无与佟家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还有古塔文物失窃的秘密、乡村少女失踪的秘密……当然更少不了翰童集团标志上那本“小红书”的秘密,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凭借两千多年前的“道德”与圣训缔造的当代乡村传奇。可以说,《公敌》正是一部“隐秘之书”。
  《公敌》还是一部“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无论是在阅读过程中,还是读罢掩卷回味,总有一股浓烈的大蒜气息在我身边萦绕。王方晨与其他山东作家大多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而选择“温情叙事”的套路不同,柔软的悲悯之态在他的笔下往往被置换为峻笔凌厉的表述。其实,“乡土的黄昏”早已普降中国大地。贾平凹描述远在千里之外的商州小镇棣花街的景象竟与王方晨的塔镇、佟家庄惊人地相似。但贾平凹选择的是“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王方晨却选择了大开大阖,大刀阔斧地将“乡村帝国”佟家庄几十年的发展史与佟志承辞官返乡后短短的几天并置,过去与当下不停地腾挪穿插,一个个鲜活的乡村生活镜头被作者拼接转移。
  这种写法乍看上去会让人心慌失措,却与佟家庄人浮躁的心态相得益彰,是几位主人公心神不定的情绪的最佳呈现方式,乡土的秘史由此在众多片段的交叠闪回中渐渐浮出水面。
  但对于王方晨来说,他的目的绝非仅仅是向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借佟家庄几十年的变迁史,带领读者回顾并反思中国乡村的发展之路唤起中国乡村时代变迁的集体记忆。
  因为“唤起记忆即唤起责任”。 
  《公敌》
  王方晨 著
  《中国作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