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聊城新闻 人文

城墙建还是不建

2013-09-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和鹏 报道   已经完工的西北角楼。不建城墙,更便亲水。
  本报聊城讯 “聊城古城保护与改造首先进行的就是城门和角楼建设,至于城墙,建与不建正在讨论,还没有最后确定,但是不管最后要不要城墙,古城都一样的美。”9月6日,谈及水上古城的城墙、城门等建设问题,聊城市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王立民如是对记者说。
  据介绍,围绕聊城古城建不建城墙问题,各方一直在热议之中,主要观点有二:一种认为古城的特色在于“水上古城”,水即是墙,无需认为再设一道墙壁,将古城与水强硬隔离;另一种认为,建起城墙,将古城圈于其中,更显古城的完整性。
  城墙建与不建尚在讨论之中,城门和角楼的建设已率先启动,施工均采用明代官方“大式做法”。记者在现场看到,南城门和角楼工程是古城保护与改造的示范工程,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次年5月完工。工程包括南城门楼和东南、西南、西北3个城角楼共4个单体工程。
  南城门总高22.1米,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包青砖,上部为斗拱木结构,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城门两侧各带30米长的城墙,城墙宽6米,高10米,城门内侧沿城墙设5米宽的上人马道。3个城角楼设计基本相同,总高20.7米,结构与南城门相同。
  北城门、西城门复建工程于2010年10月开工,目前均已完工。北城门包括城墙、城门楼两部分,二层为复檐歇山顶,楼顶屋脊总高28.67米。两侧城墙长各43.5米,高10米、宽6米。
  西城门包括城墙、城门楼、瓮城三部分,二层城门楼为单檐歇山顶,楼顶屋脊总高25.72米。两侧城墙外砌青砖,长278米,上宽6米,高10米。
  据悉,由于空间限制等原因,东城门仅建一个遗址,东北角楼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建设。
■小调查
光岳楼四周商业业态 分布协调性调查结果
  对光岳楼周围商业业态分布问题,本报通过网络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A、光岳楼周围是特殊区域,应通过硬性要求使楼业态与光岳楼相协调。(得票数第一)
  B、应通过政府扶助,使楼周围业态与光岳楼相协调。(得票数第二)
  C、应通过宣传,提高业主、经营者的意识、眼光、品位,使楼周围业态与光岳楼相协调。(得票数第三)

  对于古城城墙,是建起城墙,更显古城的完整性;抑或不建城墙,免将古城与水生硬隔离?您对此问题有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邮箱:dzrblcxw@163.com
◆史实
凤凰城寄托美好愿望
  聊城古城,历史悠久。据可考的文献记载,最早(上古时期)的古城叫“聊古庙”,位于今城西北7.5公里处,东昌府区闫寺街道西新河西岸。此后是“王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迁,位于原址东四十里处。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迁至“巢陵城”,位于今城东南7.5公里处、高新区许营镇大石槽村西。宋淳化三年(992年)迁至现址,当时名为“孝武渡西城”。
  今址的城墙,最早筑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主持,改建为砖筑城墙,同时建起城门、角楼。
  聊城又名“凤凰城”。民谣有“能陷不失凤凰城”“凤凰不落无宝地,东昌府里落凤凰”之说。除了传说外,有没有历史依据?首先,聊城古属东夷地区,而东夷氏族的图腾则是百鸟之王——凤凰,以此为名,寄托着人们期盼祥瑞平安的美好愿望;再就是古城的结构,由于南、东、西城门都是“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整个城也状如凤凰。                 (张和鹏 整理)
◆传说
能陷不失凤凰城
  很早以前,聊城一带是一片梧桐林,林中住着一对凤凰。有一年忽发大水,东海的一条黑龙想将林子霸为己有。公凤凰与黑龙酣斗一昼夜,活活累死。母凤凰为保后代,只好暂时躲避。从此,这儿就成了一片泽国。
  若干年后,管辖这一带的地方官见此地水面辽阔,宜依水建城。获皇帝批准后,却找不到高强的工匠。一天夜里,地方官睡梦中忽闻一只凤凰在半空道:“你依水建城,会有王东、王昌二人前来相助。”地方官醒来,急忙吩咐守门衙役,但有名唤王东、王昌者,务要高接远迎。
  原来,母凤凰虽为保后代避开,但由于哀伤过度未孵育成功,。后来,凤姑与当地农民王成结为夫妻生下二子,长子叫王东,次子叫王昌。兄弟俩长大成人后,离家学习筑造。凤姑闻知地方官建城的消息,知道报仇雪耻的时候到了,便决定让二子回乡帮助修城。
  王东、王昌获准开始修城的次日,一只凤凰引领满载桩石的船队,向料场驶来。搬卸完毕,凤凰便鸣叫三声,展翅飞去。在王东、王昌指挥下,一座水上之城全部圈起。为纪念凤凰,人们便将聊城称为凤凰城。后来,王东、王昌二人与前来破坏的黑龙恶斗献身,终于护住城池。
 (姚绪智 蒋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