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今日关注

海外经营如何化解“敌意”

——全国政协调研组和我省企业共商公共外交

日期: 2012-03-28      作者: 魏 然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本报记者 魏 然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在扩展海外业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既有制度上的、国情上的、环境资源方面的落差,也有文化、历史、心理、思维等深层次原因导致的障碍。
  3月27日,全国政协企业“走出去”公共外交调研组和我省企业代表进行了对话,双方一致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急需强大的公共外交支撑。
会谈生意,不会面对舆论
  “公共外交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新的,因此我们到各处讲解时都带这样一张图,可以更方便明了地说明。”座谈会刚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就拿出一个题板,上面简明扼要地列明了政府外交、公共外交的异同。
  他解释说,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涉是政府外交,这是经过授权的、代表国家的外交。随着经济全球化,公众对于国际形势、国家地位空前关心,因为这会影响自己的利益。“比如在某工厂工作的工人,如果外国禁运该厂产品,他们就会面临失业。”所以,现在公众作为主角承担起了公共外交的任务。“企业出国机会多,有经济实力,能够和外国政府打交道,因此扮演着重要的公共外交角色。”
  赵启正分析认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以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在外国建立实体工厂,二是在外国并购,三是输出劳务,现在还有输出服务的,比如软件设计、产品设计等。总体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全面的把握,对于国际惯例、通行规则还不够熟悉,也不太善于开展公共外交。
  “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些事件,比如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失败、华为收购美国的通信公司失败等。”这些收购在法律上没有问题,合作方也没有问题,但是没成功,为什么呢?舆论一片反对声:议会认为是对美国的威胁,怎么能让中国企业,还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收购我们的企业呢?工会反对,企业到了中国人手中会不会裁员、降低待遇,把工厂停了或者迁走?美国参议院的一篇报告指出,中海油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公共外交去消除政府和民间的反对声音。
  “我们的很多企业在对外交往中,会谈生意却不会面对舆论,不会应对媒体和公众,这就是缺乏必要的公共外交。”
“山东好汉打到外国去了”
  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也不乏成功的企业和案例,其中就有山东的企业。
  说起在澳大利亚的投资经历,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信非常自信:
  2004年,兖矿依托技术优势成功收购因矿井自燃起火关停、九易其主的澳大利亚澳思达煤矿。他们的煤层6-24米深,但他们不会分层采,也不掌握综采放顶技术,开采4米厚其他都扔掉了;由于技术缺陷,煤矿深采容易自燃起火,澳大利亚规定煤矿超过500米深就不能开采了,资源回收率非常低。但对兖矿来说这个技术非常简单。兖矿花320万美元将其收购,每年收入800万澳元,安置了190人,连续5年被新南威尔士州评为安全生产最好的示范矿井。
  打开局面之后,兖矿就注意大的收购机会,发现发展前景最好的是菲利克斯公司,包括五个公司还有码头、铁路等。金融危机之前他们不同意收购,但危机来了他们非常恐慌,董事长、总经理找兖矿谈合作。当时他们的股价从23美元跌到7美元,澳元贬值,两相叠加兖矿认为这是收购的好时机,就100%收购了他们股权。当时美国、香港股市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么大的收购澳政府是不会批的。兖矿和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及其他官员多次商谈,展示企业实力:你们回采率40%,我们80%多,是你们两倍;你们三五百米井下就着火,我们采1000多米都没事……最后他们理解了,支持了,很快就批了,并建议立法在全国使用兖矿的技术,兖矿的综采放顶等6项技术全部专利注册。
  “这就是公共外交的威力。”赵启正说,他们计划开一个全国性的企业“走出去”公共外交论坛,希望山东企业能去讲一讲经验。“很多企业没有胆量、没有能力做到和外国的高层对话,你们有这个能力。山东好汉打到外国去了。”企业家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政府外交达不到的,效果比政府外交要好,和政府外交的互补性很强。
中介不健全阻碍“走出去”
  去年,烟台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匈牙利最大的化工集团BC公司时,初期被认为是敌意收购,是来“偷技术”和“关工厂”的,对方通过媒体散布负面信息,匈牙利政府和公众一片反对声,政府甚至向我国驻外机构施压。万华及早意识到这些困难,聘请了一家世界顶级公关公司做好各种危机应对方案,与匈牙利驻华使馆进行充分沟通,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收购诚意,最终化被动为主动,扭转了匈牙利民众、媒体、政府对万华的看法,收购成功。
  “但是遗憾的是,在这宗花费2亿多元的收购中,中国的服务机构没有赚到一分钱,全部被外国公司赚走了。”万华公司常务副总裁郭兴田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应的辅助服务机构不健全。
  郭兴田说,对外谈判,应该企业在前,后面是投资、法律、财务、公共关系顾问,这些人要和企业结伴出去才行。但是现在中国自己的中介机构不健全,中国企业走出去很麻烦。“我们在收购中,法律、投资、公共关系顾问全都是外国人,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和沟通难度。”
  目前中国的海外金融服务能力也不够成熟。“收购一开始,好多银行都表示支持,愿意提供服务,但是最后只剩中国银行一家了,其他都不会做。中国银行在布达佩斯分支机构的注册资金才3000万美元,能力也有限。”郭兴田认为,金融机构服务配套支持很重要,我国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业务能力需要提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