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网声

电子证据“入法”需要细则明确

日期: 2011-12-09      作者: 王晓亮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欲将电子数据明确列为证据种类。电子证据入法已是大势所趋,而其入法的程度如何是接下来立法工作的重点。究竟哪些电子数据、文件能够成为电子证据,由哪些机构和人员去鉴定电子证据的真伪和原始性,如何处理好还原电子数据与尊重当事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国外在电子证据采纳方面的相关规定是否可以借鉴,除了民事诉讼领域,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是否也要引入电子证据等,这些都需要细则明确。
“复出”当建立严格程序
  据媒体报道,在因强拆自焚而引起轰动的江西“宜黄事件”中被免职的江西省宜黄县前县委书记、前县长均已复出。我们对普通干部的任命都有严格的公示程序,那些因公共事件被问责的干部,因其社会关注度高,复出更应满足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在行政问责日益常态化的今天,干部复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政问责的成效和初衷。正视“干部复出”背后的公众焦虑,建立更加科学的干部复出机制,这不仅是实现“治病救人”的题中之义,也是培养“理性政治”的必然要求。
限购令不只需要到期延续
  住建部日前知会地方政府,限购政策将于年底到期的城市需在到期之后对限购政策进行延续。“限购令”还需延期、持续进行下去,并不等于说政策本身不需要检讨反省,更不等于说该政策是绝对完美的。所以,必须尽快找到并着手去完善能够取代“限购令”、足以长远调控房价维护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比如,加大推进和落实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并将其充分地制度化;彻底扭转和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于依赖的局面,促进土地交易的市场化和去垄断化等等。
食品质量标准应内外统一
  食品最起码的品质是能够食用,制成的食品毒害身体健康甚至夺走人命,根本就不能食用,就已经不是食品了。在一些企业频频越过道德底线,制造不安全食品的背后,可以窥见我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监管并不尽如人意。每当有跨国企业出现食品问题,回应我国消费者时几乎如出一辙:我们的产品符合中国的标准。我们还知道我国的奶业新标准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倒退20多年,几乎为全球最低。产品质量固然与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有关系,但国情并不能成为产品质量时常在底线之下的理由,食品质量标准应坚持内外统一,国内食品质量应当向出口食品看齐靠拢。
   
(大众网 王晓亮 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