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齐鲁文化

再造大运河上“都江堰”

  • 日期:20110621
  • 作者:郭利民 吕光社 张祥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郭利民 吕光社 张祥寅
  6月11日,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在汶上县南旺镇奠基,这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南旺,一个普通的小镇缘何在2011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期间受到如此关注?

  “龙王分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南旺是京杭大运河全线海拔最高点,被称为“水脊”,这里有京杭大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这个工程是古代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元朝建立后,元大都的粮食和物资主要依赖南方供应,但当时大运河多段淤塞,漕船大都需要水陆运输交替,费时费力。为此,元世祖忽必烈诏令群臣,为开辟新运道献计献策。水利专家郭守敬奉命实地勘查了济宁、东平、临清等地。
  根据郭守敬的测量设计,会通河在1289年凿通了,由城坝把汶河水引至济宁,在济宁建天井闸分水,使运河的航运成为可能。不过,不知是不是郭守敬的测量出了差错——济宁的地势比南旺低,往南旺方向分水实则是“水往高处流”。结果,会通河“常患浅涩”。如此,元朝会通河的效率非常低下,漕运粮食每年仅数十万石而已。
  永乐九年,明成祖朱棣采纳济宁州同知潘叔正浚通会通河的谏言,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人主持疏浚会通河。同年,宋礼调发青州、兖州、济宁等民工20余万人,历“二十旬而工成”,但会通河仍然无水。宋礼不解其因,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微服寻访良策,他在汶上遇到了“汶上老人”白英。
  白英是当地人,当过河工小头头,对当地山水地形非常熟悉,感于宋礼“礼贤下士,治河心切”,他向宋礼提出南旺地势最高,是“水脊”,应在汶河戴村修座大坝,引汶河水至南旺,分水济运。宋礼听后大喜,当场邀请白英一起实施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1412年,在宋礼的支持下,白英亲手绘制施工图,经过近八年的艰苦劳作,完成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在大汶河上修建戴村坝,然后扒开汶河南岸大堤,新开一条至南旺的小汶河,引汶水至运河并南北分流,运河遂呈现出“帆桅连樯而下,舟舰鱼贯而行”的繁忙景象。
  由于南北地形高低不一,再加上不同季节来水量又大小不同,所以对来水进行科学分配就成了更为复杂的问题。为控制南北水量的分流,白英在南旺制高点建造了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分水口,被后人称之为“龙王分水”。白英先在小汶河与运河合流处建造石坝抵挡汶水冲击,此后在河底部建造了一个鱼脊形状的“石拨”。改变“石拨”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即可调整运河南北分流比例,民间所传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便是当时分流的比例。
  尽管有“石拨”调节分水量,但南旺工程还不完善。直到明成化十七年,南旺分水口上下才建闸,控制南北分流水量。此外,在南旺湖、马踏湖、蜀山湖和马场湖湖堤上都建有涵洞、斗门,通过引水渠与运河相通,必要时可引水济运。
  通过“引”“蓄”“分”“排”四大环节的一系列工程,成功地解决了京杭运河济宁段的水源问题,奠定了京杭大运河这条国家黄金水道,平稳运行近500年的辉煌历史。

  考古遗址公园再现历史文化符号
  引汶水于南旺分流后,南旺就成为了漕运重镇。清朝,南旺镇曾设立汶上县南旺分县,负责接待皇帝和过往官员,保卫河道安全,征集、统管疏浚河道的人力物力等。
  在分县衙门前,有座山东运河乃至大运河全线最为集中祭祀众多水神的古建筑群——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是为纪念宋礼、白英创修分水工程而修建的。但清末漕运废止后,济宁以北运河的原始功能丧失,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也日渐荒废,龙王庙、水明楼、祠堂等建筑主体遭到破坏,仅残存房基。
  站在遗址观景台上北望“龙王分水”,眼前又浮现出汶水滚滚而来、南北分流、“舟舰鱼贯而行”的盛景;而走进遗址现场,触摸古驳岸、斗门、堤岸,不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灵感从何而来。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2008年和201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所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文物部门,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和分水龙王庙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勘探、测绘和发掘,清理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古遗址、运河北岸砖堤和分水口,并对古河道河型进行了整理发掘,为遗址公园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0年7月,汶上根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规性文件要求,编制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书,并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将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京杭大运河能否再通航
  在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里,汶上建设了大运河科技馆,运用沙盘、多维动画等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南旺分水枢纽的壮观场景、以及古运河当年船只来往穿梭的繁忙景象。看着眼前的一切,乘舟从北京下杭州或从杭州乘舟北上的梦想能否实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水利专家李殿魁认为,应该恢复京杭大运河全程通航的功能,这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一条大运河相当于三条单轨铁路的运煤能力,而且运费低廉。据统计,京杭大运河两岸仅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省一市就有2亿吨的煤炭运输市场,如果复活运河水运,聊城、济宁两市有关县将很快成为晋煤外运的大市场。
  “现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为恢复戴村坝——南旺闸、小汶河运行创造了条件,可以按照‘降河开隧、南北分流、以北为主、稳运畅泄’的原则科学设计济梁运河,把南四湖、东平湖联接在一起,并在北端开通穿黄隧洞,把梁山县和张秋镇紧紧地联在一起,可以保证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同时,济梁运河也将成为山东的‘都江堰’,创造当代水利工程奇迹。”(摄影/李晖 吕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