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要闻

济宁大旱之年小麦再获丰收,水浇田平均亩产逾450公斤——

惠农政策科学管理孕育丰年

  • 日期:20110621
  • 作者:郭利民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记者 郭利民 报道
  本报济宁讯 6月15日10点,在济宁市中区安居街道办事处唐庄村东的一块麦田里,一辆收割机正在作业。“开镰第四天了,再过三四个小时,全村1830亩小麦就全部收完。”村主任唐延华告诉记者,在村里作业的收割机有6台,先收村民的,最后收村干部的,现在收割的四亩小麦,正是他的承包地。
  “别看今年春上遇到百年大旱,但这四亩地估算单产超过600公斤,收成比去年强。一是种子用得政府补贴的‘济麦22’,品种好;二是去年冬天在地头上刚打的机井发挥了作用,该浇的水一遍没落下。”唐延华说。据介绍,去年冬,村里新打了12眼机井,政府每眼机井补贴8300元。目前全村共有20眼机井,村里每块地都变成了水浇田。
  济宁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563万亩,除极少部分无水浇条件的山区丘陵麦田和部分稻茬麦遭受冬季冻旱危害造成死苗减产,480多万亩有水浇条件的地块麦田长势明显好于往年。小麦平均单产有望达到450公斤以上,总产达到250万吨以上,大旱之年将再获丰收。
  “今年夏粮丰产来之不易,是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全市各级抢抓有利时机、积极抗旱、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取得的丰收果实。”济宁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黄久柏说。
  济宁今春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气象干旱,加之冬季低温时间长,未浇越冬水的麦田受到冻旱叠加危害。济宁全市把浇水保苗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认真组织落实,涉农部门的机关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全部到村到地块指导农民抗旱浇水,二、三类麦田还普遍追施壮苗肥,有效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
  曲阜市吴村镇东大岭村灾情较重,部分麦苗发黄,枯萎。此后济宁市集中力量科学抗旱,从泗河提水,埋设长距离输水管道,修建了大蓄水池,使小麦浇上了救命水,虽受大旱影响,但据曲阜市农业局农技站的丰宗鹏估算,平均单产仍达400公斤左右。
  今年小麦丰收,还得益于技术指导科学到位。济宁市各级农业部门对生产的关键环节及早组织专家会商,制定指导意见。济麦22、良星99、良星66、泰农18等高产品种通过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基本达到全覆盖;秋种期间,大力推广了适期晚播、宽幅精播、播后镇压、浅播压水等关键技术;在春季麦田管理中,指导农民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大力推广氮肥后移及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春季抗旱,各级农业部门成立了“技术指导专家组”,组织千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麦田的水平因此较往年提高,全市480万亩水浇麦田没有出现倒伏和早衰现象,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即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达到了高产水平下的协调统一。
  据省市县各级农业专家田间调查测算,济宁市全年小麦平均亩穗数36.7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2克,平均亩产达到45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