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财富山东

从实业扩张迈向资本运作

——淄博企业上市心态转型调查

  • 日期:20110218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题图/卢鹏
  核心提示
  我省已经拥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既有老牌名企,也有行业新锐。鲁企弄潮资本市场20年成就斐然,这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也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然而,与京沪苏浙地区相比,我省上市企业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还有不少的差距,这与我省位列三甲的GDP不相符,与我们优质企业数量不相符。经济大省还远未成为资本大省。
  原因何在?这既与我们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相关,也与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相关,或许此外还有更多的不利因素,但其中的心态因素不能不说,部分企业家小富即安、怕失去对企业的控制等,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特别是创业板的推出,巨大的造富效应和对实业的巨大推动力,也让山东的企业家们的心态发生着变化,从不了解、到了解、理解、青睐,甚至争抢上市机会。企业家都想借力资本市场,推动企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近日,记者在淄博采访多家企业及主管部门,看到了资本大潮之下企业家的心态变化,并将此呈现给读者。
  □本报记者 郭炉 

  靠自身积累实现企业稳步健康发展,这是多数淄博企业乃至山东企业留给外界的传统印象。然而,一部分新锐企业的上市,巨大的造富效应和企业的跨越发展着实令人震撼,这让很多在实业界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家望尘莫及。
  于是乎,一场资本运作的心态洗礼在淄博大地上潮起云涌。
联姻资本“给力”实业扩张
  齐峰特纸首发上市融资15.3亿元,董事长李学峰的账特别诱人:全部用100元人民币计算,能装满一辆载重17.5吨的大卡车,换成黄金则有5吨多,资金如此充裕,齐峰特纸装饰原纸由亚洲第一进军世界第一的信心更足了。
  齐翔腾达自2004年5月从改制至2010年5月上市前,六年来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发展,每年投资额不过四五千万元。如今一年走完六年的路,预计今年新上项目总投资超过13.5亿元。待4万吨甲乙酮项目投产,齐翔在甲乙酮细分市场的地位将由世界第三跃升到全球第一。董事长车成聚豪情满怀:“所募18.7亿元资金三年全部投进实业,届时转化成的现实生产力将更加可观。”
  联姻资本市场“给力”实业扩张,鲁阳股份董事长鹿成滨深有感触。据悉,鲁阳利用募集资金,先后完成了十几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产品品种由原来的三大系列四十多种发展到今天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企业的运营质量、产出效率不断提升,自2006年上市以来连上几个台阶,上市前总产能 3.8万吨,目前已发展至13万吨;上市前销售收入3亿元,现在销售收入过10亿元,上市前总资产5亿元,现在是16亿元。
  将产业优势和资本优势结合起来,从实业扩张迈向资本运作,上市公司山东博汇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杨延良走的更远。去年12月2日,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拟发行股票接受辅导公告,其法定代表人正是杨延良。待海力化工成功上市后,杨延良将成为淄博第一位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企业家。根据公开年报,博汇纸业总资产已从2004年度刚刚上市时的不足30亿元翻番增长到目前的超过60亿元,其上市6年来的强劲增长显然给了杨延良筹划第二家上市公司的动力和信心。
诸多企业抢登资本市场
  紧锣密鼓,动作不断,淄博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热情连年攀升。
  临淄区蓝矾塑胶、齐翔腾达、三维工程和齐峰特纸去年先后登陆深圳中小板,融资总额近47亿元,总市值256亿多元,创造了资本市场上一年四家企业上市的“临淄速度”。
  沂源县作为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县,先后培育出山东药玻、瑞阳制药、鲁阳股份、联合化工等四家上市公司,被誉为资本市场的“沂源现象”。
  从“沂源现象”到“临淄速度”,淄博企业离资本市场渐行渐近,企业的心态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从“不想上市”到“想上市甚至争着上市”的可喜变化。各区县加大扶持力度,临淄22家、张店20家、高青15家和淄川10家企业均已纳入了上市后备资源库,而地处临淄区的淄博宏达矿业有限公司在上市方面已经率先迈出实质一步。
  根据华阳科技2月8日发布的公告,宏达矿业已斥资近3亿元以每股9.5元的价格拍卖竞得华阳科技31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38%,由此替代华阳集团成为华阳科技第一大股东。此举意味着,宏达矿业今后将主导华阳科技的资产重组,进而借壳上市。
  像宏达矿业一样,淄博近期准备上市的企业还有很多。记者根据《大众日报》去年刊登的拟上市辅导公告梳理发现,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鲁华泓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已进入券商辅导期。
  境外资本市场近年来也不乏淄企身影。沂源的瑞阳制药2005年9月8日在新加坡挂牌交易,东岳集团和胜利钢管则分别于2007年与2009年的12月登陆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另外,银仕来集团、鑫利金属、齐隆化工、扳倒井等企业均已启动境外上市工作。
“淄博板块”打造证券强市
  上市公司质量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淄博当前已有16家境内上市公司和3家境外上市公司,合计19家公司21只股票挂牌交易,融资约200亿元。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自2005年以来,淄博先后对华光陶瓷、万杰高科、鲁信高新、大成股份、新华医疗等5家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或引进实力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
  淄博市金融办主任胡希德表示,淄博将推动优质企业上市作为一项战略来抓,计划在三年内使淄博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0家,首发融资和再融资达到年融资100亿元的规模,初步建成全国资本市场上的证券强市。
  事实上,淄博在区域资本市场运营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全国最早实行股份合作制及股份制试点的地区之一,淄博早在1993年就创立了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到1999年10月关闭时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股民人数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地方证券交易网络。淄博上世纪90年代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先行探索和可贵实践,一是培养了大批上柜交易的挂牌企业,二是为企业在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提供了经验。
  目前,淄博拟上市后备资源企业达到50家,同时还有超过10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有30家企业在其分市场——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更可喜的是,坐落在淄博的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在转型升级为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去年12月底已有两家淄博市外企业——德州海利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滕州市三合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来挂牌交易,而其第一家分支机构——枣庄管理中心已于1月26日揭牌,这意味着淄博的这个股权交易平台将孕育更多的上市后备资源企业,无疑进一步奠定了淄博打造证券强市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