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往事·发现

■往事回眸

周恩来与杨柳雪

  • 日期:20110126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1971年阿尔巴尼亚农业考察团来杨柳雪参观
大众日报报道杨柳雪的事迹
杨秉利回忆周总理接见时的情形
  □ 本报记者 武宗义 本报通讯员 薛爱民 任增亮
  1月8日,为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35周年,滨州市20多位书法名家自发来到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怀周祠,举行丹青笔会,深情回忆周总理对杨柳雪的深情厚谊。
  上世纪70年代初,杨柳雪这个鲁北小村因为是周恩来总理亲手树立的粮棉双高产典型,被誉为棉区的一面红旗,与山西的大寨村一样成为全国的典型,红遍大江南北。时任杨柳雪村革委会主任的杨秉利连续两年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有幸出席国庆20周年宴会。 
  粮棉套种赶走“统销粮”
  杨秉利今年71岁。据老人回忆,当时杨柳雪全村36户166口人,321亩土地都是“春天一片霜、夏天水汪汪”的盐碱地。解放前群众靠要饭生活,解放后则靠吃国家统销粮。
  1964年,党中央提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杨柳雪人开始挖沟渠、整平土地,用黄河水来改荒治碱,并在改良的土地上开始棉花粮食套种。杨柳雪村提出口号“杨柳雪无冬天,冰冻三尺照样干”。到1969年,全村亩产皮棉达到了132斤,粮食亩产达到了1100斤。
  1966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杨秉利和村里的群众琢磨,全村四分之三的耕地都种上了棉花,每人平均只有四分半粮田,年年都吃国家的统销粮,这不符合“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精神。为了在不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下增加粮食产量,村里成立了育种小组,专门培育优良品种。同时,大力治荒改碱,向荒碱地要粮。并且大力推行粮棉套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深沟大台田、粮棉套种和多施有机肥,这是我们杨柳雪村取得粮棉高产的主要做法。”杨秉利回忆说,“那时大家都在琢磨怎样能实现粮棉高产。当年,杨柳雪村实现了不吃国家的统销粮,而向国家贡献商品粮的目标,并连续七年夺得了粮棉双丰收。七年中,杨柳雪平均亩产皮棉130斤,每人每年向国家贡献皮棉150斤到210斤;1965年以来粮食平均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
  “杨柳雪真是覆盖了一层雪”
  “文革”爆发后,国民经济遭到重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周恩来总理心急如焚,努力寻找粮棉双高产的先进典型,宣传推动全国农业发展。1969年夏,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杨得志向中央汇报农业方面的工作时,曾提到蓬莱县聂家大队和沾化县李雅庄大队比较突出。秋季,中央派舒代新、马杰三到李雅庄了解情况。其间,两人提出到滨县找个好单位看看,当时的滨县革委会核心小组向舒、马介绍了单寺公社小赵家和尚店公社林家坊的大概情况,但他们认为这样的单位在全国很多,滨县负责人提到了杨集公社杨柳雪大队。一到杨柳雪村,看着满地一人多高的棉株挂满了雪白的棉花,舒、马二人感慨地说:“别处金秋,这里银秋。杨柳雪真是覆盖了一层雪。”两人听取了大队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后,又到田间地头找村民进行了调查,按照供销社收购棉花的发票核实了杨柳雪的棉花产量和大队七年来的账目后,赶回北京进行汇报。1970年,国务院通知山东省委上报杨柳雪的典型材料。杨秉利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会议临近结束的前三天,大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杨秉利,周恩来总理要了解杨柳雪的情况,让他把村里的情况掌握好。
  “1970年2月13日晚上7时,周恩来总理与李先念、纪登奎、钱正英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厅接见了出席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的同志。首先会见的是山东与会人员,当时总理说:‘请滨县的杨秉利同志上来。’我当时太激动了,在李焕文被周总理叫到台上去的时候,我想到接下来会叫我,可是不太敢相信,很是激动,竟没听到总理叫我。还是坐在我旁边的新华社的同志提醒我,我才上去的。”杨秉利说,“当周恩来总理得知我们的棉花连续七年亩产超过130斤、粮食亩产连续四年超过1100斤时,高兴地说:‘了不起呀!粮棉双高产,是红旗呀!’周恩来总理高兴地与我握手,并带头鼓起掌来。”周总理还对省里的同志说要把杨柳雪的经验在全省推开。随后,《人民日报》以《棉区的一面红旗》为题刊登了杨柳雪的事迹。
  1970年3月9日,山东省革委发出《关于开展向杨柳雪大队学习活动的通知》,在全省作出了向杨柳雪学习的决定,《大众日报》拿出十几个版面通过通讯、评论、漫画等形式对杨柳雪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1971年8月,阿尔巴尼亚农业考察团来杨柳雪进行参观考察;山西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宋立英也带队到杨柳雪参观棉花生产。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杨秉利代表杨柳雪从1970年开始,连续五年参加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其中1970年和1971年先后两次受到了周恩来总理接见。“一年后,总理一眼就认出了我!”杨秉利激动地说。1971年3月,杨秉利代表杨柳雪到北京参加全国棉油粮生产会议,3月28日下午周恩来总理接见参会人员时,便问山东省杨柳雪大队派人来了吗?总理看到杨秉利后,便说:“去年就是你来的。”
  总理与杨柳雪的不解之缘
  1974年,杨秉利又代表杨柳雪参加全国棉花生产会议,由于这年杨柳雪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涝灾,棉花的产量由前几年的150余斤皮棉减少到了126斤,所以大会最初没有安排杨柳雪典型发言。
  会议期间,工作人员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大会的情况,此时,周总理由于身体原因已住进了医院。周总理详细询问了杨柳雪的情况后,听说大会没有安排杨柳雪发言时,说:“让他们发言,没有经验,也有教训嘛!”杨秉利又代表杨柳雪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最后一把骨灰就撒在了杨柳雪以南的黄河上空。杨柳雪的群众听到总理逝世的噩耗后,人人泪流满面,家家搭起灵堂。直到现在每年的1月8日和周恩来总理的诞辰3月5日,杨柳雪的群众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总理逝世那年,我一下子就掉了12斤啊!”杨秉利说。为了让总理放心,杨柳雪的群众始终牢记周恩来总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扫掉地上‘雪’”的嘱托,大力发展科学种田和工业,建起了纺织厂、奶牛养殖场,实现了亩吨粮、双百棉的目标,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500元,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镇、市级文明村、奔小康红旗党支部。
  为了纪念周总理,1995年杨柳雪村民自发开始捐款筹建周恩来纪念馆。2001年6月30日,怀周祠正式落成。怀周祠为四合院建筑,一进大门,中心摆着一块巨大的心形巨石,远看像一棵棉桃,近看像一颗红心,象征着棉区人民和总理永远心连心。正厅安放着周恩来总理的白玉雕像,雕像左侧是介绍周总理一生丰功伟绩的图片和文字,右侧是杨柳雪村“作为棉区一面红旗”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东大厅是杨柳雪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改荒治碱创造粮棉双高产的各种图片、文字、实物资料;西大厅是国内知名的书画家为纪念周恩来总理创作的作品。
  怀周祠已被命名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的群众和青年学生前来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