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穿“飞鱼服”的不一定是锦衣卫

2020-11-21 作者: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更多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本报通讯员 杨璇

  “飞鱼耀锦犹绚烂,万国来朝赐衣冠”。提到“飞鱼服”,喜欢看古装影视作品的人应该并不陌生,威风凛凛的明代锦衣卫,身穿飞鱼服,手拿绣春刀。然而,历史上的“飞鱼服”并不是锦衣卫的专属制服。
  腰玉琅琅,衣袂飘飘。衣冠之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本身,就蕴藏有“华夏”二字的内涵。
  久负盛名的香色麻飞鱼贴里(右图),是世界现存唯一一件传世的男式“飞鱼服”,今年在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上展出。
  初见时,你一定会被它繁杂精美的纹饰吸引,袍身云肩处取片金线、红、白、黑、绿、蓝、黄、粉红等色彩绒丝为纹纬,采用挖梭技法织过肩飞鱼、海水江崖纹。整件观之,取贴里式,直领、大襟右衽、阔袖收口,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如百褶裙状,质地与纹饰和谐统一,更显富丽堂皇。
  “以前人们看电视剧,以为香色麻飞鱼贴里一般都是锦衣卫所穿,但我们展出的文物却是衍圣公的服装,可见其用途还包括皇帝赏赐给功臣等。”山东博物馆书画部主任于芹说,它的香色非常沉稳,工艺繁复,纹样的绣法为典型的鲁绣,让我们看到了精美工艺。
  “飞鱼服”是泛称,凡是装饰有飞鱼纹样的衣服都叫“飞鱼服”。飞鱼造型早期以龙头鱼身为主,宋元以后逐渐拟龙化,到了明代,成为宫中使用的高等级纹样,最早是皇帝身边的侍从穿着,以衬托帝王的威严,后来皇帝将之作为赐服赏给有功的大臣,以示恩宠,于是成为了荣誉的象征,造型也由半龙半鱼逐渐演变成龙蟒形态。
  应用在服饰上的飞鱼纹,是仅次于蟒纹的高等级纹样,最初特征为龙头、两足(四爪),双翼,有腹鳍一对而无后肢,尾部是朝两边翻卷的“鱼尾”。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赐服,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可穿着。
  目前古画中的“飞鱼服”多为红色和黄色,并没有黑色、银色等配色,而且锦衣卫不论千户、百户还是总旗,官职也并不是以颜色区分。因此在飞鱼服的配色方面,有很多影视作品“踩了雷区”。
  古代纺织品和服饰一般都是天然纤维制成,历经漫长时间的老化以及朝代更替的动荡,极难完整保存。明衍圣公香色麻飞鱼贴里,能够以如此华丽完整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得益于圣人府邸千年传承的泽被,更是一代又一代文物守护者的护佑和传承,细细品味这件明代赐服,可以感受到,那一丝一缕间蕴含着的华夏衣冠文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