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些“年”

2015-03-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单 辰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刘菁菁

  “我年轻那会儿,每家每户都不富裕,只有过年才能吃点好的。”2月23日,今年61岁的寿光市民王志军说,“一年就买一次肉,所以天天盼过年。桌子上的菜甭管多少,绝对一点不剩,没人舍得浪费。”
  “一到过年就拎一个大箢篼,底下铺上秸秆、上面放上馒头,开始走亲戚。”王志军说,那时候走亲戚,主家一般不会留东西。有的人从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走就到正月十五。有时候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要走,就为了多吃点好的。
  正月初三上午,田柳镇刘玉兰的家里已经迎来了3拨亲戚,亲戚们都是放下东西坐会儿就走,没有留下吃饭的。刘玉兰家里,八宝粥、纯牛奶、营养品堆了一地。
  “以前走亲戚,都是装着馒头、糖火烧、饼干,骑着自行车,或者走着去。”52岁的刘玉兰说,当时条件差,出门用多少馒头、走多少家亲戚都是计划好的。
  “一家亲戚如果留多了馒头,其他家就不够用了,所以一般这样的亲戚都是最后走。”刘玉兰说,不是当时的人自私,确实是温饱都成问题,馒头也是稀罕物。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挎着箢篼走亲戚的时代已经远去。“水果、糕点、牛奶、酒水代替了馒头和糖火烧,自行车也变成了电动车和汽车。一天走四五个亲戚是常事,平时走动也多,为了蹭饭才走亲戚也成了笑话。”刘玉兰说。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老头子要一顶新毡帽。”对于41岁的李大奎来说,这首儿歌是他对过年最深的记忆。
  记忆中,每年除夕,爷爷、奶奶、大伯、二叔一家都会一起吃团圆饭。“长辈们考我们说吉祥话,说得好就给1块钱,这就是我们的压岁钱。”李大奎笑着说,压岁钱大部分会被父母“没收”,剩下的一小部分,全部用来买鞭炮。
  儿时,吃完年夜饭,李大奎和伙伴们就出门放鞭炮。“丢进玻璃罐、扔进水里、埋到土里,听炸开的声音。”李大奎说,“三十晚上怎么闹都不会挨揍,因为老人们说三十晚上不能哭,不然霉运延续一整年。”所以甩开了膀子玩一晚上的李大奎,经常穿着新棉袄出门,把棉絮炸出来再回家。
  19岁的王莉现在读大一,她对年最深的印象就是压岁钱。“大年初一一睁眼,发现床头放着一个仔细包好的红包,然后马上跑出去给爸妈拜年。”王莉说,“跟着爸妈出去串门,好吃好喝的不在意,压岁钱才是头等大事。”
  “好不容易等大人聊完了家长里短,一拿到红包就撒腿跑出去,找个旮旯数数有几张。”王莉笑称,“现在想想好财迷。不过自己的压岁钱只拿出200块钱零花,其他全放到存钱罐里。”
  “红包里面包着崭新的连号纸币,会高兴到开学,连折都不舍得折起来。”王莉说,自己现在长大了,大学第一个学期打工赚了600块钱,给父母买的枸杞、枣和两套睡衣,“虽然没花多少钱,但我知道,爸妈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