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年味儿

2015-03-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单 辰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刘瑞全

年糕:父母的牵挂年年高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农历小年这天,家住寿光台头镇北洋头村的张兰芬就开始忙着置办年货,蒸年糕是她的拿手绝活儿。
  在农村,炊烟一起,新的一天就开始了。上了年纪,腿脚慢了些,73岁的张兰芬凌晨4点半就开始生火烧柴,准备蒸年糕。
  “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汇报人间的情况。”张兰芬说,“这一天,咱老百姓就开始蒸年糕。因为年糕又黏又甜,既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还能让他口中带着甜味儿,上天帮咱说好话,全家有好运气。”
  一边生火,张兰芬一边口述制糕过程:将筛选好的红枣洗净,放入沸水焯一分钟,捞出控干。然后将黍米面中放入红枣,搅拌均匀,慢慢加入温水,将面揉至没有干粉为止。最后将面团握成半球形,大火蒸60分钟,年糕就蒸好了。蒸年糕对和面、火候都要求很细致,但已经做了30多年年糕的张兰芬则是信手拈来。
  张兰芬和老伴郑树宝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南京定居了,平时见不着,就等着过年回来团聚。孩子们说外边卖的年糕不香,都喜欢吃自家蒸的。所以每年我们都会多做一些,给儿子8对、给闺女8对。”郑树宝笑着说。
  为了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儿女的幸福,张兰芬老俩每年都是亲手做年糕、蒸饽饽、炸年货迎接新年,期盼着儿子、闺女回家团圆。
春联:手写的更有年味儿
  “有钱没钱,贴对子过年”,一句俗语道出贴春联对老百姓过年的重要性。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火红的春联,喜庆之余,更显得阖家幸福兴旺。
  文家街道西陈村村民张连德今年71岁,一进腊月,平时爱好书法的他就显得格外忙。
  “过年要是图省事,年味儿就少了,春联还是自己写的好。一进腊月,村里几个老伙计就跟我‘预约’,要我写对子。”张连德说,“腊月十三,邻村还有个找我写的,说是大门、北屋、西屋都要贴,我昨儿晚上一直写到大半夜。咱啥也不图,就图个高兴。”
  张连德回忆,以前在村里,最受欢迎的人就是会写春联的人,他父亲因为书法功底深厚、人缘又好,年年被村民“邀对子”。
  说起父亲的对子,张连德很是得意:“腊月二十以后,家里就没断过人,全是找父亲邀对子的。农村院子屋多,有的一家就需要近10副。”尽管腊月里很忙,而且写春联也不赚钱,张连德的父亲还是认认真真地给村民写对子,“现在家里还有父亲以前写的对子,不过不舍得挂,怕旧了。”
  拿到张连德写好的春联,村民李国福说:“我挑句子老张写,连写了七八年了没重样过。老张的书法也越发精进,让人佩服。”
新衣裳:奶奶做的小棉袄
  今年58岁的郑美云,半辈子都在和针线打交道。“穿着奶奶做的小棉袄,我就是奶奶的一块宝。”4岁的小孙女琪琪在郑美云身边摆着积木唱着歌。
  腊月十八,郑美云开始给孙女做新棉袄,不到一个星期,新棉袄就差几个针脚了。“琪琪站起来,穿穿看新棉袄得劲儿不?”郑美云拿着快赶完的棉袄对琪琪说。
  “现在小孩子衣服多了,不像以前,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但是衣服再多,我每年过年也要做一件新棉袄给她,买的再好也代替不了手工做的。”郑美云说。
  “过年,是老人们老去,孩子们成长。过年奶奶给做的新棉袄,是老人表达自己对孩子成长关爱的最好寄托。”今年28岁、从小也是穿奶奶做的棉袄长大的马云波说,“以前过年从来不买新衣裳,就等奶奶做,就像是一种习惯和期盼。”
  因为家里孩子多,马云波的奶奶一年要做5套棉袄棉裤。如今奶奶过世了,马云波想起小时候趴在奶奶身边看她戴着老花镜缝衣裳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马云波说,奶奶把对自己的爱都一点一滴地缝进了棉袄里,“14岁那年是奶奶最后一次给我缝棉袄,现在我穿不上了,留给孩子以后穿,让孩子知道这件棉袄就是我们当年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