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窗

老式织布机织出的粗布质量好,但销售不理想乡愁馆既想保留过去的记忆,也想吸引游客

如何既留住乡愁又有赚头

2014-05-09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菜博会上,老式织布机吸引了众多游客。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5月1日,寿光菜博会1号厅,一台老式织布机吸引了众多游客。
  “没想到还有人保存着,我以为早就没有了呢。”62岁的淄博游客冯红梅说,以前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织布也是每位妇女的“必修课”。
  “展示这个老物件,既想让大家记住乡愁,也想推广一下手工老粗布。”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工作人员孙明说,从4月20日起已经展出10天了,织布机赚足了眼球,老粗布却一点也没卖出去。
  如何让乡愁既有看头又有赚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老粗布质量好,卖难
  双王城寇家坞四村王红艳家有一台老式织布机,这是她两年前花了200元钱从李家坞村买的。
  “本来没想买,看到老粗布冬暖夏凉,想织些布给孩子留着结婚用。”王红艳说,“以前的许多织布机都当柴禾烧了,现在稀罕了。即便不织布,也可以像古董一样存着。”
  王红艳最初不会织布,但小时候见老人摆弄过,她半天功夫就学会了。因为经常有人慕名前来,王红艳发现了粗布中的商机。“冬天闲着没事,想打工因为家里有小孩也出不去,可以织布挣点零用钱。”见缝插针,王红艳一年织布也能挣个4000多元。
  “机器织得松,不如手工紧致。”王红艳将机器织布和老粗布做过比较,同样大小的床单,手工织的需要半公斤的线,而机器织的只有0.3公斤重。然而好东西销路却不太好,一条2米宽2.3米长的老粗布床单,只卖150元,还只是一些结婚的,或熟人才来买。
  目前,寇家坞四村有十多台老式织布机。孙明正帮着设计包装,起名字,打品牌。“即便有大订单,村里也很难供应,因为就算不停手,一个人每天也只能织不到10米布。”王红艳说。
乡愁馆,保存乡村记忆
  双王城正在洰淀湖动工建设乡愁馆,预计年底完工。
  2011年12月,寿光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拿出约占整个寿光总面积1/10的土地,设立了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建设高端生态区和精品旅游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保存对农村过去生活的记忆。”乡愁馆艺术总顾问孙德华说,让人们认识过去,感悟今天的幸福。乡愁馆中,可以看到用高粱秸秆编织的以泥糊缝的粮食囤,可以看到二月二在庭院里用草灰画的粮仓,还有北方的火炕、风箱、灰耙子,生产队时期号召集合时挂在老枣树上的钟。
  “给人们留下点想头,让回忆有个落脚处。”乡愁馆设计人员桂华冰介绍,乡愁馆也让寿光的老艺人、老木匠、铁匠等,找到一个平台。
  乡愁馆既有寿光民居,也有民俗、商业街等。为了让建筑真正往原始的方向靠拢,工作人员向民间老艺人征求意见,找当地老人监督。房屋结构上,每块砖怎么摆、有没有雕花、雀眼什么形状,都细细研究。院落布局上,正房、偏房、伙房、门楼、迎门、排水沟都有讲究。
  “把寿光原有的东西展现给游客的同时,将周边经济、红色教育融入其中。既能让游客有所感悟,也能让老手艺人致富,把这些东西更好地传承下去。”桂华冰说。
马保三故居,意在红色教育
  与织布机、乡愁馆的思路不同,马保三故居不求经济效益,意在红色教育。
  双王城牛头镇村,青黑色的砖筑就的马保三故居格外显眼。这是牛头镇抗日起义指挥部旧址,已有80多年历史。7间北屋里,既有火炕、风箱、煤油灯,也有马保三抗日成长奋斗历程。南屋、东西厢房分为枪械库、展览室等,完全再现当年风貌。
  牛头镇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汉武帝曾躬耕于洰淀湖畔。在轰轰烈烈的8年抗战中,牛头镇村的共产党员马保三率众在此起义,创建了第八支队,举起抗日大旗。
  马保三的孙子马家训,在这个院落生活了60多年。“格局一点没变。窗户、窗棂、黑砖,都是原来的,只是用玻璃替换了窗户纸。砖花、苇编的屋顶,都是原汁原味。”马家训说,不为别的,来参观的人多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如今,马保三故居与洰淀湖红色文化旅游项目、陈少敏故居、张玉山故居等互为呼应,成为寿光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