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观察

1993年1550元,2003年4508元,2013年14408元

寿光农民10年人均增收近万元

2014-02-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稻田镇芹菜种植户展示丰收的桂河芹菜。
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村民刚采摘的辣椒。
  寿光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寿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08元,比2012年增加1603元,增幅达12.52%,比2003年的4508元增加9900元,比1993年的1550元增加9倍多。
  寿光农民收入增速为何那么快?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一个新式大棚年收入15万元
  2011年11月,文家街道桑家庄村建成18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
  “一个百米长的蔬菜大棚年收入五六万元算很一般的。我们的新式大棚,一年收入15万元以上。”桑家庄村主任桑庆德说。
  桑家庄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对村里蔬菜种植户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确保了产品质量。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到16000元。
  在寿光率先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的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对全村530个大棚进行统一编号,投资50多万元更新蔬菜检测室设备,聘请5名专业技术人员专抓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测,去年全村蔬菜全部达到A级和AA级标准。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高达17400元。
  纪台镇玉皇庙村推广有机沼液,每个蔬菜大棚配备一个可容纳250公斤液体的沼液灌,集中使用沼液肥,每个大棚年减少农药化肥投入2000多元。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打出了品牌。2013年,寿光新建规模化园区75个,发展家庭农场619家。新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总数达到11件,寿光也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土地流转带来更多收益
  田柳镇王高五村44岁的李建梅家有6口人,7亩2分地。以前种小麦玉米,“活没少干,劲没少出,但钱没多挣”。因为种地,李建梅和老公也不能外出打工。两年前,他们加入合作社,将自家的地流转出去,每亩可获得600公斤小麦的补贴,价格按当年7月的市场价随行就市。老公去附近的工业园上班,月工资3000多元。她在合作社打工,工资按日计算。一年下来全家有7万多元的收入。
  “就在自己村里打工,赶上家里有事立刻就能回去照顾,挣钱、顾家两不误,收入还翻了好几番。”李建梅说。
  土地流转,让百姓多了致富渠道。“在获得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或外出打工,获得更多收益。”王高五村的王永强说,他的收入由原先的8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0元。
  2013年,寿光全面推广洛城街道东斟灌村经验,新流转土地5.5万亩。截至目前,全市753个村参与了土地流转,其中文家街道的桑家庄、古城街道的安家、田柳镇的王高五村、洛城街道的东斟灌村、台头镇的北洋头村和南兵村等6个村实现了土地100%整体流转。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17.7%。
专业合作社让农民省心省力
  “肥料和农药由合作社配送,技术有专人指导,彩椒熟了后直接送到合作社,由他们销售。”2月19日,东斟灌村正在棚里劳作的宋国玲对记者说,“加入合作社,不用害怕买着假肥料和假农药了。技术员定期来,一般每周一次,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技术员就来了。”
  东斟灌村成立了果蔬合作社,注册了“斟都”国家级商标,五彩椒品质达到绿色A级标准,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仅彩椒种植,户均收入2.2万元。
  纪台镇玉皇庙村菜农以种植长茄为主,50多户菜农成立了田之乐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为社员提供种苗、有机肥、生物农药及种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提高了社员的蔬菜种植水平。目前社员已经发展到130户。
  营里镇西黑冢子村先后成立了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注册家庭农场6家,发展农民经纪人70余人,带动农户140余户,年创产值500余万元。
  2013年,寿光新成立30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目前共有138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