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报 > 人物

一笔一画分解每个字临摹

七旬老人张希木钟情毛体书法50载

2013-03-10 作者: 来源: 生活日报
  ▲张希木和他临摹的毛体作品。             (记者 张浩 摄)
  50年前,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全国广泛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此时,刚刚入伍不久的张希木却对这几个苍劲有力的字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毛体书法,因为源自内心的热爱,直到今天,73岁的张希木老人还坚持临摹钻研,他也成了毛体书法圈中小有名气的人物。
  □本报记者 张浩
  为练好毛体,分解钻研每一个字
  3月4日,记者来到阳光100小区的张希木家,在他敞亮的书房里,张希木跟记者聊起了自己坚持钻研毛体书法的感悟。
  1962年,张希木在北京军区第二十军参军,入伍第二年,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也就在这一年,张希木被毛泽东的题字深深折服,苍劲有力,纵逸奔放的笔法让他决定认真学习毛体作品。在部队里,张希木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从部队转业后又在机关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这让他有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来学习,1998年退休后,张希木在济南市老年大学学习绘画,开始更加系统地钻研毛体书法。
  张希木说,毛泽东一生创作了不少书法作品,包括《长征》《满江红》《咏梅》等等,为了练好毛体书法,张希木到处搜集毛体书法字帖,记者在一本他保留至今的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书法字帖中看到,上面几乎每一幅作品上都让张希木密密麻麻地用铅笔标注了笔记,从每个字体的大小、结构、用墨、笔法等等,张希木都认真地进行了分析。
  由于毛体书法有点行草的风格,许多字都是连笔的,为了能够细致入微地临摹好毛体作品,张希木将作品中的每个字进行分解,一笔一画地钻研:在报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单独临摹,甚至动用放大镜来进行识别,等感觉每个字练得差不多了,他才会一气呵成临摹整幅作品。
《长征》诗临摹不下500遍
  张希木的书房客厅里都挂满了他临摹的毛体书法作品,其中几幅印有鲜红色雷锋头像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作品是刚刚创作完成的。张希木告诉记者,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不少单位、朋友都来向他求字,于是他创作了这些作品。
  “光是毛主席的那幅《长征》诗作品我就临摹了不下500遍,用了有三沓纸,而且每次写完之后我都会认真地与之前的比较,琢磨哪些地方可以取得进步。”张希木指着书房里的那幅长长的《长征》作品说。如今,对于一些短小精悍的毛体作品,张希木已经能够信手拈来了,他也对毛体书法作品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并做了总结,“众采百家,专攻怀素;方短阵型,模幅手卷……”
  不过,虽然已经临摹练习毛体书法很多年,张希木说,自己一直也没有参照毛体笔法进行单独的创作。“你仔细看看,几乎每一幅毛体书法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就连落款签名都会不同。”张希木说,虽然已经坚持学习毛体很长时间了,但是因为对毛体作品的敬畏之心,他现在还没有进行独立的毛体书法创作。
  “也有人说毛体不算是书法,我坚决不认同,毛体书法也是有自己独具风格的用墨、结构和笔法的。”张希木说,对于毛体书法的坚持源自内心的无比热爱。
 ■小提示
  如果您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或者对毛体书法感兴趣,愿意与张希木分享交流书法创作的心得体会,欢迎发送电子邮件到zxm888777@sina.com与张希木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