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报 > 人物

500块零件的木马车全是手工做

市级第四批非遗古马车制作技艺传人杨崇华,愿望是建一座木马车博物馆

2013-03-10 作者: 来源: 生活日报
  ▲这辆战车的伞盖等部件,完全是杨崇华按照考古书上的图片资料进行还原的。
  ▲“杨家木铺”工作室。
  □文/本报记者 王倩 片/本报记者 戴伟
  杨崇华推开小院里一间不到10平米的平房,熟练地把一个已经拼接好的木质马车零部件放在工具上固定好,一手扶着锉刀,一手开始打磨,瞬间锈红色的木屑开始飘浮在这个小屋里。
  自小在木匠世家成长起来的杨崇华,30多年前开始寻思着要把祖上的木马车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从没想过能像今天这样得到众多关注。
  2012年年底,杨家木铺——古马车制作技艺被选入第四批济南市市级非遗,杨崇华也有了自己最终的愿望,要开一家木马车博物馆,把从先秦到解放前的马车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市民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交通文化。
在木头堆和刨凿声里长大 学到了祖传的手艺
  “杨家是木匠世家,从晚清时候,祖爷爷杨有才北上闯关东逃荒的时候,没走到东三省,就流落在北京了,靠着家传的木匠手艺,在北京天桥开了杨家木铺糊口。”杨崇华把背靠在椅子上,非常骄傲地说起祖上的传承。杨老爷子给家里定下祖训: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听我爷爷讲,老爷爷在北京时常有宫里或者大户人家的人来维修、制作些零七八碎的小物件,慢慢口口相传,后来每到大户人家的木匠艺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找老爷爷帮忙做一些细活。就是这么个契机,老爷爷学习制作了带有宫廷技艺的两类物件:官轿马车和文壶。这门手艺传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
  后来杨有才荣归故里回老家,在南岗子重开了杨家木铺,“当时韩复榘汽车趴窝,强征了杨家马车巡查市井,一高兴,回大堂后大笔一挥提了‘杨家木铺’四个字。”至今这块匾额还挂在杨崇华的工作室里,后来家里为了纪念,开始做观赏型的微型小马车。“后来老爷爷的手艺传给了爷爷,家里就靠爷爷做木匠活为生。”跟所有传统的手工艺店铺一样,杨家的木铺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杨崇华的童年就是在一堆堆的木头和刨凿声中长大的,“跟爷爷一起干个零活,打个板凳,手艺不用专门教,耳濡目染就会了。”
眼看着木马车被汽车取代,他不想让祖上技艺失传
  “我是眼睁睁看着马车、地排车消失的啊,好像是一瞬间,大街上跑着的就全是汽车了。”长大之后的杨崇华有了自己的工作,成了家有了后代,却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为祖上的技艺存下了心事。“家里的木匠技艺虽然还在,但基本没处去造马车了。老爷爷的官轿马车手艺,就这么扔了吗?我不舍得,爷爷更不舍得。”就这样,杨崇华买来刨子、凿子、钻、角尺、直尺等物件,想重新拾起制作微型木马车的技艺。
  杨崇华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三个作品,一辆战车、一辆贵族坐的车,还有一辆农耕车。每个都精致到如果把它们放大50倍,就是一辆功能俱全的车辆。车厢里的座位木板可以拿下来,空出来的地方可以放书、日用品;战车的伞盖等部件完全是按照考古书籍上的图片资料进行还原的。杨崇华在他的工作室里拿起已经做好的车轮的一部分,两块弯曲的车轮零部件严丝合缝地接在一起但又活动自如,“祖上的教诲就是能不用钉子就不用钉子,能不用胶就不用胶,一个车算下来有500多块零部件,都得手工打磨好,利用卯榫原理拼接起来。”纯手工技艺在杨崇华那里,是需要传承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最先拾起祖传手艺的时候,最难的也不是木匠活儿,“而是马车的历史资料,连马车的形状都没有,咋还原它们?”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跑博物馆、图书馆,找研究民俗的专家请教,去西安、临淄的车马博物馆现场看,成了杨崇华最开始几年礼拜天和闲暇时候的主要工作,“我那会儿就想,得恢复还原历史中那些曾经出现过的交通、运输工具,它们哪个是皇帝乘坐的,哪个是战车,哪个是普通老百姓耕作用的,让后人能看得见摸得着。”那时候杨崇华的爷爷还在世,看到他愿意拾起木匠手艺,“爷爷不光高兴,还担任了我的教练,随时指导,爷爷毫不保留地把一身技艺传给了我。”
就是喜欢这门手艺,想收徒弟免费传承下去
  杨崇华拿纸板刻出一个车轮的样子,放在车身上比划着大小,“这叫‘放大样’,做一驾马车不光得精致,还要协调,再精致如果看上去不舒服,也不能算一个好作品。”于是他每做一个车轮的时候,就先拿纸板画出来,再按大样拿木头雕刻。“做完一辆车,至少得半年时间,如果车辆再复杂一些,一年也只能出一辆车的成品。”手上能出这样精细的活儿,杨崇华却说自己是个粗线条的人,“春节那几天,我预备好两天的食物,在工作室一待两天也不出门,有时候还从水管子上接两口凉水喝。”他摸着自己正在做的一辆古战车说,“木马车哪个零部件都能丈量出尺寸,几分几毫都不能差,但唯独这个‘喜欢’,拿啥也测算不出来。”没想着出名、做出来的作品也从来不卖,杨崇华说要是当初有那么多杂念,也就走不到今天了。
  说到杨家手艺的传承,杨崇华说这也是他心里的一个结,“每个非遗项目的传人都有这个结,找学生,找愿意学还稍稍有天分的学生,很难。”杨崇华喝了口水,他说制作木马车女孩子和小孩子都不大适合,“不从心里喜欢、心静不下来也不行,现在很多人恨不得从这儿拿来搬到那儿就能换钱,能心无旁骛的太少啦。”杨崇华说他打算最近去山东工艺美院找三五个学生,“免费教,盼着能找到那个合适的孩子出现,能把我这门手艺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