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社会关注 第2版

新办手机卡,频频被陌生人催债

“二次放号”后遗症何时休?

  • 日期:20210413
  • 作者:记者 冯欣
  • 来源: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您 的广发卡已逾期,逾期金额为52260.27 元,为避免影响征信,请立即结清!” 自从办理了新手机号,济南的冯女士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催款短信和电话。

    原来,这个号码的前号主多项贷款逾期,而运营商将号码重新投放时,该号码并未解除与第三方的绑定关系,这给新用户带来不少麻烦。记者调查了解到,被“二次放号”后遗症困扰的用户不在少数。

    用户:一天接到10多通催款电话

    冯女士告诉记者,这张“151”号段的新卡是她去年9月在移动营业厅办理的,没想到刚用上新号,就遭到来自北京、广州、辽源等地的催款电话和短信骚扰。

    “您是马先生吗?您本次的扣款失败了……”起初冯女士以为只是对方打错了,说明不是本人后,便没在意。没想到的是,类似的催款电话、短信从此就没有停下过,而且催款的金融公司还不止一家。最夸张的时候,她一天能接到 10多通催款电话。

    “从办卡到现在半年多了,一直被催款电话和信息骚扰,号码都不一样,单独屏蔽其中一个没效果。”对此,冯女士很是无奈。

    无独有偶,刚大学毕业的小李也有同样的困扰。拿到新手机号后没几天,来自一个社交APP 的求偶短信源源不断地发来,而他之前并未在该APP 上进行过注册。

    接下来,他发现这个新号已经注册过微信、百度网盘、淘宝等多个第三方应用。“当时在网上营业厅随机选了这个号码,系统并未提示它是旧号。”小李说。

    两位受访对象均表示,在致电运营商客服提出处理诉求后,运营商都要求用户自己与第三方协商或者换张新开设号段的卡。“挨个协商费时费力不说,新办号码时已经和运营商签了48个月不能转网的协议,现在换号不现实。”小李表示,运营商给出的建议会给用户增加许多负担,他难以接受。

    运营商:无权处理与第三方绑定关系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致电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咨询。

    “如今,手机号码资源愈发稀缺,部分号段已无新号可用,‘ 二次放号’ 成为通信运营商的常规手段。” 工作人员解释,所谓“ 二次放号” ,是指老用户停用、 弃用手机号 3个月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并做冻结处理,经过90天以上的冻结期后,会再次进入选号系统重新启用。

    对于用户投诉的骚扰、隐私泄露等焦点问题,运营商表示无能为力。“我们公司已经把前号主定制的增值业务都清除了,但对于手机号绑定的第三方网站注册信息,公司没有权限处理。”工作人员说,“如果遇到恶意骚扰和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可以拨打举报电话,也可以申请呼入限制。”

    该工作人员表示,“ 二次放号” 后遗症的困扰对用户来说是麻烦,对运营商也是个头疼问题。他建议用户在手机号码销号前,主动进行网络注销和解除绑定,既能保护自己的隐私和资金安全,又能避免给后续号码使用者造成影响。

    律师:“二次放号”运营商应告知

    既然运营商不能把前号主绑定的数据信息都清空再放号,一旦遭遇冯女士和李先生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山东商经律师事务所陈彭律师认为,如果催债电话、 信息严重干扰到用户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还可以在查明对方真实状况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一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保障前号主隐私的前提下,运营商出售手机号码时,有义务告知用户所选号码的属性,如果是‘二次号码’,应当告知使用这样的号码会带来哪些不便,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陈律师说。

    此外,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一旦手机用户因“二次放号”发生人身、财产损失,对收到通知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运营商应承担连带责任。”陈律师告诉记者。

    业内专家:呼吁建立共治机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号码早已不局限于原有的通信功能,很多情况下,在平台注册账号,都会被要求绑定手机号。因此,手机号扮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身份证”的角色。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90天的冻结期是根据 2005 年发布的《 电信服务规范》,然而 10多年来我国电信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电信运营商应根据我国网络发展现状以及用户投诉情况,升级隔断措施,适当延长冻结期限。

    “原号主欠债不还,算不算法律意义上的‘老赖’?在法院有没有相应的备案?如果有,运营商可以和司法部门通气,做好筛查,有潜在风险的二手号码不被允许入市,或者在做完彻底的清除工作前不入市,‘二次放号’的麻烦也就扼杀在了源头上。”业内人士还呼吁建立政府监管部门、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各方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比如,受其困扰的用户可以提供证据,运营商配合通知相关的第三方机构作出处理,也就是说运营商可以协助解决问题。”

    当前,以5G 、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加速融合发展,这些账号数据要得到妥善处理,就应有一个制度化、常态化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