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做优“长板”补齐“短板”
新泰市提出打造文化新“木桶”
日期:20081015   作者:记者 王 颜 通讯员 王安波 李文英   来源:本报讯
 
    □记  者  王  颜

    □通讯员  王安波  李文英

    本报泰安10月14日讯“文化建设正如打造一个木桶,只有固底松箍加长补短才能盛水多,很符合当前文化建设形势。”近日,泰安市委常委、新泰市委书记辛显明以“木桶”比喻新泰文化建设的创新思维。

    新泰市委工作人员介绍,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木桶”的“底板”。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新泰制定了文化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安排3000万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大力实施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投资2亿元占地155亩的体育公园,最近即将建成开放;总投资超过16亿元的金斗梨苑休闲文化广场也已初具规模。新泰市还将投资3亿元,建设一处占地300亩,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于一体的市文化中心。

    作为文化“木桶”“长板”的地方特色,新泰深挖这些优势资源,打造出“和美城市、幸福新泰”的城市品牌、“观音胜境、北方普陀”莲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和圣”文化品牌、“杞”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收藏品牌、“世界之星”体育品牌等六大文化品牌。就城乡而言,文化木桶的“短板”在乡村,为了补齐“短板”,最近几年,全面实施了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六大文化建设工程项目。现在已建成的3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示范性农家书屋,向农民群众提供信息、科普推广、宣传教育、影视观赏、文艺演出、图书阅览和体育活动。地处新汶的龙柏园文化公园投资7000余万元已投入运营,龙廷镇的国防教育基地、南部山区生态民俗旅游区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经营都红红火火,仅“十一”黄金周,新泰境内以“一城五区”为主的文化旅游区就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截至目前,新泰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到732家,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57亿元。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