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农村大众>美在民间 B2

灶间,那火红滚烫的母爱

  • 日期:20090911
  • 作者:
  • 来源:农村大众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接上期)

    后来,我参军了,在部队一呆就是四年。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里,母亲还是和从前一样,亲自给我下厨做饭,我想吃啥她就做啥,我有时也坐在灶火里和母亲一边聊天,一边帮她烧火,等饭做好,母亲总是给我盛上碗,我依然吃得开心、舒坦。可是,这时的母亲,却因生产生活所累,早早的得了肺气肿病,干不了重活了,我知道了这些,不觉黯然神伤。临近归队时,母亲悄悄对我说,“妈的身体垮了,咱家人多,妈身边需要个帮手,你是长子,也不小了,还是在家找个农家闺女做对象把。你不在家,她过了门就可以帮帮我了。”听了母亲的嘱咐,默默地点了点头,泪如泉涌,心如刀绞。其实,母亲是知道我的志向的,她这样考虑,是暗示我降低奋发的“标准”,讲点实际,为了这个家。当我想到母亲吃的苦、受的累,特别是她早早的就被病魔折磨,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为这个家做出点儿个人的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敬仰母亲,我心疼母亲,我不能光为我自己,我要做个百依百顺的孝子,我把我的理想打碎也在所不惜,我暗暗下定了决心。那次归队前,我对母亲说:“找啥样的,您看着好就中。”不久,母亲在家为我操办了婚事。1985 年元月,我放弃了在部队发展的所有机会,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又能天天吃上母亲为我们做的饭了,当然这时我的妻子就像当年我的母亲给奶奶帮厨一样,经常给母亲帮厨。

    再后,我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有段时间没顾上母亲,结果病情严重了她才叫人打电话给我。当我和妻子一同回到老家,见到母亲时,她情绪低落,脸色不好,见到我们就哭了,我们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泪里既有内疚,也有歉意,更有心疼啊,我的母亲!您要是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而有个三长两短的话,该叫我们怎么后悔,怎么给家人交待啊,我坚强的母亲!您不是平时常教育我们做好公家的事,你理解官差不自由吗,你不是说过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人当先公后私吗,可是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孰能无情啊!我忠厚的母亲!我把母亲接到县城,经一段时间的精心医治,母亲的脸上又重现了红润,身体也壮实多了。她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这次犯病时,以为难以治好了,治不好就再也不能给我们做饭吃了。我们安慰她后,背过脸来,不禁潸然泪下。 娘啊,我们哪一个作子女的,也都希望您能伴陪我们一生啊!

    每年的春节,我一家四口都回老家住上几天,把这个难得的长假和父母共享。我们弟兄四个除了二弟的三口远在开封外,老少十三口欢聚一堂,非常温馨。从除夕夜到初一一大早儿下饺子时,我都嚷着要到厨房帮母亲烧锅,可能是她怕弄脏了我的衣服,妈说,你能在家呆着就行。可是我的心里,总想和母亲重温当年灶间的那份温馨,再次分享那份真挚的母爱。

    关于父母亲的那个小卖部,我曾多次建议他们不再干了,他们可以在几个子女之间来回吃住,也常新鲜一下,可母亲坚持要干下去,理由是人老了如果没点儿事做,恐怕会出毛病的,再说他们离不开坚守了一辈子的老家和老屋,在家还能照看一下我四弟的小儿子——他们最小的孙子。我细想母亲说得有理,就让他们干吧,不过还是父亲主理为好。母亲表示说,要尽量自食其力,我再次为父母的无私和大度而感动。

    娘啊,你没有糊涂,你想得对,我们支持你,我们敬佩你,这就是儿女的言传和身教。

    又要过节了,我期待着能和母亲一起在老家的厨房做一顿特色的农家饭,让我们再次品味那灶间火红的、滚烫的母爱!

    全文完 (来自《看书坊》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鲁ICP证:00010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 Rese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