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头版

应对猪周期,生猪“保险+期货”山东落地

未来利润提前锁定,生猪养殖户有望实现旱涝保收

2021-01-19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王星 来源: 农村大众报
  编者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及猪肉消费国,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业长年饱受“猪周期”困扰。猪肉价格“过山车”式的变化,加大了养殖户及养殖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也对消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为促进生猪产业稳健发展,1月7日,中国首个畜牧期货品种和活体交割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同日,由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浙商期货联合推动的生猪“保险+期货”首张保单在济南市长清区顺利出单。什么是生猪“保险+期货”?它的落地将会对养殖户乃至整个生猪产业带来哪些影响?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1月7日下午5:30,当孙刚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长清支公司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保单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生猪期货价格指数正式发布1小时左右,他的保单就出单了。
一份重要的保单
  孙刚——山东鼎泰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初,他进入养猪行业。入行8年多来,他经历了生猪价格的涨涨跌跌。“2014年和2015年,生猪每斤是五六块钱,当时一头猪就赔1000多元。后来,价格就像坐上过山车一样,让人心惊肉跳。”孙刚说,“如果能把握后期行情,我们就可以合理安排生产,尽量避免损失。”所以当保险公司向其介绍生猪“保险+期货”这一最新产品时,他很快理解并接受了。“有了这份保单,我们等于是提前锁定了生猪的未来利润,规避了市场波动的风险,可以说是吃了“定心丸”,所以这份保单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一保单承保生猪1000头,折合重量110吨,是以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公布的生猪期货基准价为依据。保单期限三个月,保障价格是以生猪期货挂牌价格为基准制定的30675元/吨,保险金额337.43万元。”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农险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孙丽峰介绍说。
分散风险的新工具
  什么是生猪“保险+期货”?
  据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农险事业部总经理张宝祥介绍,所谓生猪“保险+期货”,是养殖户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买入场外期权,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当保险期限到期,如果生猪价格高于养殖户期望目标价格,养殖户则按高价出售生猪;如果期间每天上市生猪的结算平均价格,低于客户当初期望目标价格,则保险公司就向参保养殖户赔付相应损失,此部分费用最终由期货公司向相应保险公司支付。通过这一方式,参保养殖户仅需付出一定的保险费,便可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和养殖利润,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实现旱涝保收。
  孙刚认为,支付的保险费用与保险提供的保障是非常贴合市场实际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张保单,他认为自己不仅锁定了利润,同时还“傍”上了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于今后自己在面对市场时,多了两个强有力的参谋和帮手。
  张宝祥介绍,过去,养殖户购买的保险,不具备市场预判与价格锁定功能,赔付也是在生猪出现死亡后启动。而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规模化加速期,生猪市场价格风险管理手段与发展速度并不匹配,“猪周期”仍是诸多养殖户躲不过的“坑”。而生猪“保险+期货”,让养殖户通过期货市场,看清整个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预判半年、一年以后的市场行情,并据此进行成本控制、效益测算,从而调整生产规模,成功避“坑”,进而促进整个生猪产业稳健发展。所以说,“保险+期货”是解决“猪周期”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
提高覆盖面还需政策扶持
  山东省畜牧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周开锋认为,生猪“保险+期货”,可以帮养殖户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对整个生猪产业稳健发展来说,是一个有益补充。
  周开锋解释说,目前生猪期货刚刚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也才落地,对这一新工具,广大养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养殖户接受起来还有一个过程,其对生猪产业的影响还需要数据的积累、时间的检验。他认为,中国生猪存栏量占了世界生猪存栏量的近一半,因此有必要尽快提高覆盖面,探讨出相应的产品缴费、理赔标准,确保“生猪+期货”这一工具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孙刚告诉记者,随着生猪补栏量的增加,后期猪价会进入一个下行通道,因此生猪“保险+期货”对他们养殖企业来说是有益的。但每头猪100元的保费,对中小养殖户来说,有点偏高。因此,他期望财政能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减轻企业及养殖户负担,同时有利于项目的快速推广,让更多养殖户从中受益。
  华融融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的陈杨认为,随着相关数据积累和生猪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未来保险费率肯定会大幅降低,但这需要一个过程。